罗非鱼


罗非鱼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一种中小形鱼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
罗非鱼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一种中小形鱼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
发展起源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 。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 。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
品种分类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
1、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 。背鳍边缘黑色 。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 。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 。尾柄高大于尾柄长 。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
2、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 。喉、胸部银灰色 。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 。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 。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
3、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 。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 。头背外形呈内凹 。喉、胸部暗褐色 。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 。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 。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
4、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
5、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
6、福寿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 。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
生活习性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 。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 。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是一种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 。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