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 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 二 )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信息,怎样利用少量信息获取有效线索 。这种将信息转化为线索的能力,就是读解力 。
二、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
想要提升读解力,仅仅将信息转化为线索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会读书的人,应该带着想要成为采访人员的心来阅读 。
【每年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 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采访人员的工作就是采访和撰写文章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想要采访成功,采访人员提出的问题必须恰当,正确地提问在采访中极为重要 。
边读边问的采访式阅读,就是用提问的方式去感知作者的态度,他对这件事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心情是悲伤的还是愉悦的?通过提问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挖掘隐藏在事实背后作者的思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
当我们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我们的内心世界被打动,阅读自然会有更多的感悟 。
边读边问的采访式阅读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信息是浮光掠影,知识是自己的思考 。
怎样才能做到边读边问呢?
首先,我们在阅读时,应该像采访人员那样带着疑问采访,多问几个是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地思考 。
其次,学会寻找重要问题 。重要问题对理解文章脉络起关键作用 。
什么是重要问题?
例如,有学者认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的不对,尤其是“两岸猿声啼不住”更应该改一下 。什么?李白是诗仙耶,他的文章也会有人质疑?他写的真的有问题吗?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呢?
如果说提问点都是作者预先挖好的“坑”,就等着读者提出问题,然后在书中找到答案 。那么,当我们养成了提问阅读的习惯,提出的问题逐渐犀利,在书中已经找不到答案,或者对书中的答案产生了疑问后,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东大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产生许多疑问,东大的教授会要求他们把听课产生的疑问写成论文,这种将疑惑变成论文的思维过程就是一种求解的过程,求解的过程同样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优秀的读者总是提出优秀的问题,阅读中,一定要像采访人员那样带着疑问去采访,这样的阅读才不会为读书而读书,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
三、一句话概括的能力
创作就是建筑学 。
建筑师在确定了主题后,会对建筑的主要内容做大概的布局设想,这种布局思维就是作者的行文逻辑 。先搭好主体结构,再添砖加瓦 。主体是鱼骨,是核心内容,文章的例证、数据、名人名言等都是美味的鱼肉 。
一句话概括的能力就是将骨肉分离的能力 。就是分清“作者真正表达的思想”和“为吸引读者阅读而写的内容” 。
怎样训练自己一句话概括的能力呢?
首先,找出每段或每章中最具概括性的句子,然后用30字以内的内容总结这些章节,最后,用140字为整本书写摘要 。
最具概括性的句子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在“但是”“然而”等转折词、疑问词之后,在书的装帧部位和正文里 。
装帧部位出现的语句绝对是重大线索,因为装帧部位的语句是对书中内容概括力最强的摘要,是整本书的鱼骨 。
其次是做推测阅读 。推测阅读就是根据正在读的内容猜测作者接下来会讲什么 。如果我们了解文体的写作套路,推测阅读会非常简单 。
例如,在议论文中,作者在介绍了某个抽象概念后,一般会紧接着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诠释;作者在列举一串数据或一串事例后,又会逻辑推理出一个结论和判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