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生平事迹及代表作 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历史人物介绍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学家 , 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
庾信(513年-581年) , 字子山 , 小字兰成 。南阳郡新野县人 。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 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 , 亦以文才闻名 。
东晋时期文学家庾阐的后人 。祖父庾易 , 在南齐时不应朝廷征聘; 父亲庾肩吾 , 曾任南梁散骑常侍、中书令 , 为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 , 聪敏绝伦” , 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 。
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 , 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 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
累官右卫将军 , 封武康县侯 。
侯景之乱时 , 庾信逃往江陵 。
后奉命出使西魏 , 因梁为西魏所灭 , 遂留居北方 , 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北周代魏后 , 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封临清县子 , 世称其为“庾开府” 。
陈朝与北周通好 , 流寓人士 , 并许归还故国 , 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
庾信在北方 , 一方面身居显贵 , 被尊为文坛宗师 , 受皇帝礼遇 , 与诸王结布衣之交 , 
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 , 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 , 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
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 , 年六十九。
有《庾子山集》传世 ,  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
庾信文学成就 , 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
庾信自幼聪敏 , 博览群书 , 通晓《春秋左氏传》 。
身高八尺 , 腰长达十围 , 形貌举动疏慢而不拘礼法 , 有不同常人之处 。
527年 , 十五岁的庾信入宫为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 。
晋安王萧纲(梁简文帝)被立为太子 , 而庾信之父庾肩吾任太子中庶子 , 主管文书 , 
十九岁的庾信也担任东宫抄撰博士 。
父子均在东宫 , 出入宫禁之中 , 恩宠礼遇无人可比 。
他和徐陵才华横溢 , 文风绮靡浮艳 , 被世人称为“徐庾体” 。
其后 , 庾信出任湘东王萧绎的常侍 , 转任安南府参军 。
多次升迁 , 庾信担任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 。
542年 , 庾信出任郢州别驾 。
545年 , 庾信兼任通直散骑常侍 , 出使东魏 。他的文章和言谈 , 被邺下高度赞美 。
回朝后 , 庾信任东宫学士 , 兼任建康令 。
548年 , “侯景之乱”爆发 , 萧纲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 , 在朱雀航北扎
营 。侯景赶到时 , 庾信匆忙率军撤走 。
台城失陷后 , 庾信沿江西行 , 逃往江陵 , 被湘东王萧绎(梁元帝)承制任命为御史中丞 。
552年十一月 , 萧绎即位后 , 庾信转任右卫将军 , 封武康县侯 , 并加散骑常侍衔 。
554年四月 , 庾信奉命出使西魏 。
抵达长安后不久 , 西魏攻克江陵 , 杀萧绎 , 庾信因而被留在长安 。
被西魏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 , 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