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 二 )


除此之外,“意象”还要求“情景交融” 。宋代的《对床夜语》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因此,“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情景交融 。意象自成” 。
那么,综合起来就是说,“意境”即由诗歌中一系列带有“暗示”的词汇,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营造出来的,带有思想内涵的精神美感 。
按这个标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李白、白居易、苏轼的诗,到底是怎么回事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有一天,李白去游览了他心爱的庐山 。看了庐山瀑布,迫不及待地就写下了这首诗 。
这首诗善用比喻和夸张,把庐山瀑布写得,非常唯美又梦幻 。论想象力是第一流的,但是如果我说它不存在“意象”,大家会怎么看呢?
假如按照“六朝时代的标准”,那么这首诗成功地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外在形象,所以也算是有了“意象” 。
然而,按照中唐以后形成的“意象”标准,它的确不存在任何“意象” 。因为李白并没有暗示瀑布外的任何东西,也谈不上有什么精神方面的内涵 。
“日照香炉生紫烟”,只是把香炉峰,比喻成了一个大香炉 。而这个大香炉对人世间有什么有意义的精神启发吗?我想是没有的 。
阳光照在香炉上,折射出了紫色的光线,这大概是在暗示,在庐山可以修仙,然而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 。
“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度地夸张变形,因为庐山瀑布并没有那么高 。按照《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的标准:“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
既然“意象”已然不存在了,同时描写也是失真的 。那么,李白这首诗的“境界”就略等于张打油写“白狗身上肿”,因失真就根本谈不上“意境”了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白居易的这首诗写于他任江州司马的时候,他当时已经46岁了,在那之前,他曾经遭受过一个打击 。
最终,他不但被贬官,同时人品也遭到了怀疑 。这个打击,导致他后来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的大变 。
这首诗写的是人间四月的天气变化,导致地面上的百花都凋谢了 。而高海拔的庐山中,因为气温不一样,大林寺的桃花还在盛开着 。
这里的桃花盛开,象征着品性高洁的人士在人间呆不下去了,只有逃避到了山寺里才能存活下去 。
因此,桃花盛开于山寺,“一语双关”地寄托了白居易的思想情怀 。所以,他这一首诗明显是有意境的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中的“春归”,也是在暗示他少年时那一腔报国的情怀 。那种中国文人“内圣外王”,成就人生的理想,现在已经找不到地方实现了 。
因为当时唐朝的朝廷内部政治黑暗,他遭到了排挤与打压 。他就像四月间的桃花一样,面临着凋落的危险 。
那要怎么办呢?终于,出现了一个能让他寄托理想的地方,那就是山寺 。后来,白居易果然开始钻研禅学,明哲保身,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
“芳菲尽”、“桃花盛开”和“春归”等“意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
虽然白居易没直接写出来他在想什么,但是我们能通过对他生平的了解,阅读理解全诗,感受到了诗的背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它涉及人生哲学中的一个大命题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的这一首诗,是著名的哲理诗 。所以,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是不言而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