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

江西庐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从古至今,一直受到骚人雅客们的偏爱 。唐朝李白、白居易和宋朝的苏轼,都曾登庐山,亲近自然,并受到庐山风景的启发,写下了各自的诗歌名篇 。
三位诗人在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来到庐山,结合各自不同的遭遇与心情,写下了三首诗 。李白运用夸张的想象力,从外部看庐山,着重描写了山间的瀑布 。
白居易深入庐山之腹,用自然的笔法,描写大林寺桃花 。苏轼“跳出庐山之外”,用哲学的思维,写出了庐山给他带来的启迪 。

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那么,这三首诗中谁的意境更高呢?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先分析这三首诗里面,分别包含了哪些意象,以及他们各自的“意境”构成 。
经常在网上见人讨论两首诗歌,谁的“意境”更高 。但是,“意境”是什么呢?从来都没有人说得清楚,也不知在讨论些什么 。
因此,要讨论这三首诗意境的高低,我们必须先搞懂什么叫“意境”,否则一切都是白瞎 。
然而,这个“意境”,却是中国文学概念里面一个最抽象,最说不清楚的东西 。迄今为止,都没有一句非常明确,非常通俗的话来告诉大家什么叫“意境” 。
“意境”,是由“意象”组合而成的一种精神美感 。而“意象”这个概念,最早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提出来的,但是刘勰对于“意象”讲得十分笼统 。
刘勰在神思篇中告诉大家,意象“盖文章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全篇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人评价诗词,就把“意象”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
“意象”虽然是刘勰提出来的,但是它的思想其实是源于《周易》中“立象以尽意”的概念 。意思就是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有一些东西,光凭文字和语言,是没有办法传达的 。只有诉诸形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读者去看到,去感受到 。
那么,是不是只要运用比兴的手法,就有意象了呢?并不是这样的 。运用“意象”要传达的东西,必须是有一定深度的 。它和文字本来的含义不一样,能够激发出了读者更深的思考 。
【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赞美庐山的诗句古诗】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 。在六朝时代,“意象”还是重视比喻的,只要你把某件东西比喻成另外一件东西,比喻得很棒,就算写出了“意象” 。
但是,从唐朝开始,“意象就更加追求,意在象外”了 。中唐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 。”也就是说,你本来写了一个东西,但是你这个东西,还要能暗示出另外一个虚幻的影像 。
所以,人们更重视的是暗示,诗歌通过这种暗示达到“令人驰骋遐想,回味无穷”的目的 。
比如古人在诗中写荷花,有时候就不单纯是为了写这朵花 。而是在写一个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
再比如,古人写“杨柳”也不单是在写植物,而是在写一种离别之情 。而写“明月”,则有可能是在暗示思念故乡等等 。
就像艾青所说的那样:诗应当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到它所包含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 。
所以,中国的诗歌注重“暗示”和启发,传达言外之意 。诗歌真正表达的内涵,必须超越它的文字 。一定要有所暗示,才能称之为有“意象” 。
一个又一个的意象相结合,就构成了一种“意境” 。有了“意境”,就启发了人们的想象,让他们感受到了诗歌字面之外的东西 。如果一首诗没有言外之意,那么它就不存在意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