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读书笔记 春天读书的诗句古诗( 三 )


陆游读书的感悟,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 。84岁时,他还写了一篇《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诗中说“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 。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 。”一位84岁的老人研究断碑残刻,还能研究到半夜,诗中说玩取这些都能忘却饥饿,可以看得出陆游的这种读书和情怀贯彻始终 。
有句话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说读书带给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 。这是苏轼写一首诗 。苏轼在凤翔府任职的时候,有个叫董传的书生曾经跟随他,当时董传正准备考试,虽然衣衫简朴,但是因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朴素素的衣着也掩盖不住他的精神风貌 。苏轼从凤翔府回到长安之后就写了这首《和董传留别》,苏轼在这首诗里称赞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金榜题名 。
《和董传留别》
苏轼〔宋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描写的是董传的外在形象,用粗粗的绳子绑着头发,身上披着粗布的衣服,董传虽然贫穷,但是因为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是说董传不甘心陪着年老的学者,决定随着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寻春马”是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 。这里苏轼是说董传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也是用了一个典故,是说唐朝的时候到了放榜的日子,就是公卿权贵们选女婿的日子 。苏轼的意思是说,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 。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 。苏轼写到这里,似乎完全忘记了此诗开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一点祝福了 。
后来董传有没有考中,没有确切的资料 。但是他后来确实是做了官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送董传》,由此可以确定董传是考取了功名的,再后来,董传做了一名道士,留下的著作有《庐山集》和《西湖留咏》 。
皮日休是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关于皮日休的评价有很多,有人说他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则评价他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里的锋芒 。”皮日休也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诗作 。
《读书》
皮日休〔唐代〕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
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 。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 。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 。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
一个人,一本书,往往就是一个世界 。
王禹偁是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他为官清廉,是宋朝初年有名的直臣 。他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讽谏,一生遭受三次的贬官打击 。有一年的清明节,他没有出去踏青赏花,而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写下了这首《清明》 。
《清明》
王禹偁〔宋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