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动物的古诗100首

古诗六首,夏至说蝉

关于动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动物的古诗100首

关于动物的古诗100首(关于动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当耳边听见蝉声时,标志盛夏来临 。蝉发声通常在温度24度以上 。有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温度越高,蝉声越大 。
而夏至节气往往是温度持续升高的盛夏,所以先秦的夏至物候,定在了“蝉始鸣 。”有着共振最炙热的夏至的太阳的寓意 。仿佛蝉鸣是对着太阳歌唱 。
在上古,很多地方没有被开发,所以听见夏天的蝉鸣实在是正常 。然而蝉声好听吗?古人和今人一样,对于高分贝的持续的声音总会感到烦躁,蝉声的分贝可高达120,对于80分贝就已经觉得是噪音的人们,蝉可没那么好听 。
但是另外一个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在商朝周朝和汉代的器物古墓中,经常出现玉蝉 。古代贵族死后下葬,往往口里会放置一枚玉蝉 。而很多资料表明,王公贵族的帽子和配饰上多使用蝉 。
这是为什么?
上古的巫师和道家,对于蝉有着另外一番研究 。
蝉的生命周期很长,通常成年蝉在树上交配之后,卵会随风落到地面,这些小的蝉卵和幼虫,立马钻进地里,靠吸食泥土中的树根茎叶存活,短的三年,长的多达十几年,经过四次蜕壳,最后才飞到树上,完成最后一次蜕壳,发出响亮的鸣叫 。
古人当然没有显微镜观察虫卵,他们认为蝉是不死的 。要么埋在地下若干年,要么飞上了枝头,当你捕捉它们时,往往只看到一个空壳 。又成年的蝉死了之后,它们有灵魂,遨游天上,又会在合适的时候进入泥土 。如此循环 。
蝉便成了长寿永生的吉祥物 。它们卸掉的是皮囊,最后羽化成仙,或者进入下个轮回 。
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留下第一首关于蝉的诗文: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战国楚国·屈原《卜居》
世上浑浊不清,以蝉翼为贵重,而千钧的东西,以为轻薄 。
那正规的乐器黄钟被毁弃,有人以瓦罐代替黄钟 。
小人得志,贤良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
我只能沉默,谁能知道我的廉洁才干和抱负?
虽然这首诗,很难确定是否是屈原所写,但是可以归为战国时代的作品 。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词,蝉翼 。蝉的翅膀 。
的确你见过有多少动物有透明的翅膀?蝴蝶不是,飞鸟不是,只有不多的蝉蜻蜓类的小昆虫,才拥有透明的翅膀,而蝉的翅膀,无疑更有质感和分量 。
战国时代出现蝉翼诗,有几种可能 。
一,人们将蝉视为贵重品 。
二,人们追求像蝉一样永生,拥有透明的翅膀 。
三,那时候已经出现类似蝉翼的纺织品、
无论是真的蝉翼还是如同蝉翼的纺织品,这些都是奢侈品,统治者和上层贵族,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物质追求,都在舍本求末,将朴素郑重的东西看得轻贱 。
实际上这也表明屈原不但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还是一个执着现实,渴望改造改良世界的高官 。他并没有迷信关于蝉的永生,相反在嘲讽上层,本末倒置 。
那么西汉是大量采用蝉作为装饰品的时代,因为汉武帝崇尚神仙之术,这是道教的前身 。
上古对蝉的崇拜也就大量运用到生活里 。
比如汉朝宫廷的内侍,沿袭先秦宫廷的传统,在帽子上,戴着蝉的装饰,并插着貂尾,叫做貂蝉冠 。实际上这种貂蝉冠一直延续到明朝,是宫廷高官传统服制的一种 。
而汉朝的大墓里,玉蝉入殓,放置死者的口中,也是一种仪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