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 诗圣 诗佛 诗鬼 苏轼被称为什么

作者:张东晓

诗仙 诗圣 诗佛 诗鬼 苏轼被称为什么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即公元1037年,算来今年已经是985岁了 。很快就将步入千岁老人之列的苏轼,不仅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而是越发耀眼 。他犹如宇宙深处的一颗巨大的超新星,其爆炸喷射出的能量,让宇宙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他的光芒万丈 , 而且这种光芒,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延伸有所衰弱,反而是愈发强烈 。
苏轼从未曾老去,他就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高唱着“大江东去”,感慨着“千里共婵娟” , 唏嘘着“十年生死两茫茫” , 伤感着“寂寞沙洲冷”,逍遥着“也无风雨也无晴”,并且还吃着“东坡肉”,啃着“东坡肘子” 。在中华文明史上 , 很少有人能像苏轼这般深刻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对于这个“神一般存在”的男人,我们只能献出我们的膝盖,顶礼膜拜 。
苏轼是罕见的全才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在诗词书画文章美食医药工程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作为普通人 , 但凡能取得其中的一项,就足以名垂青史 。作为宋词的爱好者,也作为苏轼的小粉丝 , 我试着盘点一下苏轼的身上的人生标签 , 以表达敬仰之情 。
诗仙 诗圣 诗佛 诗鬼 苏轼被称为什么


一、词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如果宋词是一轮明月,那苏轼就是宋词中的“扬州”,毫不夸张地说,苏轼一人就占据了宋词的半壁江山 。他对于词的发展或者在词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大多?可能我们怎么拔高都不为过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让“宋词”成为对垒“唐诗”的存在,他用词影响了他那个时代和他以后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在词中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显性基因 。
我们常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以表达柳词流传之广,但我们想一想 , 现在你随便在大街上拉一个人,他大概率能都会脱口而出背诵几句苏轼的词 。
苏轼流传最广的词当然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不需要解释,中国人都懂 。无论是上阙中的“豪情万丈”,还是下阙中的“人生如梦”,是中国人都懂的 。由这首词衍生出来的成语诸如“大江东去”、“江山如画”、“灰飞烟灭”、“人生如梦”等等,早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唉,人生如梦,我们常常感叹的 , 苏轼都感叹过 。
苏轼的词流传度都非常高 。他的一首小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由于被改编成了歌曲,更是广为人知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首小令,在苏词中应该说是比较一般,但就是这么个“比较一般”的作品 , 依然能让我们现在的作词者只能“高山仰止 。”苏轼写了一只乌鸦,一只倔强的乌鸦 。它宁愿受冷受冻 , 也不愿找个地方随便栖身 。这种不肯卑躬屈膝的姿态,不正好像我们吗?我们虽然如乌鸦般平凡,但我们也在努力 , 也在奋斗,也不肯将就自己 , 也不肯将就生活 。寂寞沙洲冷 。我们宁肯在黑夜中品尝寂寞与孤独,也愿意攀附他人 。这种精神,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与李白“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为什么中意这首小令 , 因为苏轼不仅在写自己,更是在写我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