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重阳节是最佳的赏秋时期 , 中国南方还有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1、重阳节的风俗: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 ,《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无定法 , 较为随意 。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 , 像座宝塔 , 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 , 以符合重阳 ( 羊 ) 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 ,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 点灯 、 吃糕 代替 登高 的意思 , 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 , 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3、赏菊 。重阳日 ,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 ,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 , 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 ,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 , 菊花象征长寿 。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1、传统习俗一: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 , 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而重阳登高也成为中国诗画中一个永恒题材 。
2、传统习俗二:赏菊、饮菊花酒 。“荒岩寂寞无俗情,老菊独得秋气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也极为普遍 , 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同时,菊花也被称作延年益寿的花,有很多画菊花的国画作品都题为“长寿” 。齐白石93岁那一年,画了一张《重阳生日》给生于重阳的夏衍先生庆生,画面内容就是菊花 。
3、传统习俗三:亲朋欢聚畅饮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吃喝玩乐也是古时重阳节的主题 。在古代,人们喜欢去寺院进行重阳节活动,在风景名胜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风、赏赏菊,喝点小酒助兴,可谓惬意之极 。
4、传统习俗四:吃重阳糕 。因“糕”与“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 。人们过重阳节时 , 除了要吃重阳糕外,还要互相馈送重阳糕 。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
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 , 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 ,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 , 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 , 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 , 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 ,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 , 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4、插茱萸和簪菊花:插茱萸是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
【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