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提问者的意思啦,觉得今年2020年立秋在8月7日,二伏(中伏)要到8月14日才结束,三伏(末伏)是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 。所以感觉立秋后不止有一伏10天,而是从8月7日到8月24日算,长达18天呢,快20天了,差不多是两个伏天时间了,不是说好的“秋后有一伏”吗?怎么是两个伏天呢?是不是矛盾了?
其实这这正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十天也好,二十天也罢(20天里也包括一个10天),至少是有一伏的,要这样理解 。
为什么有的年份伏天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呢?说实话,现在的三伏天算法已经不是古时候意义上的三伏天,为了和公元纪年相适应,把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改动了一下 。改动的不是头伏计算方法,而是伏天的天数 。举个例子,阳历里是没有闰月的,但阴历就有,今年就是闰四月,如果不闰月的话,阳历和阴历就赶在一块了,为了避免混淆,在阴历上采用了闰月的方法 。伏天有40天的,可以看成是“闰伏” 。如果不这样操作的话,夏至三庚数头伏,第一个庚日出现得早,头伏也就早,如果都是伏天30天的话,每年的立秋日期都是固定的,都在8月7、8、9日三天里,立秋有可能在末伏中间或者末伏之尾了,秋后加一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就要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来相匹配 。
另外,30天的三伏,立秋一定是在中伏最后一天或者末伏第一天,不信,你们可以把近几年的日历查看一下 。
那30天的伏天和40天的伏天有什么规律吗?是随便定的吗?
历法是严格按照太阳运行位置计算出来的,哪能随随便便定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 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比较麻烦 。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入头伏”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是头伏第一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 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 10天 。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年份整个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况 。
如果你嫌麻烦,还有一种纯数字的计算方法,记住这几个数字,算出来的结果也能看出三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 。
用0.2422乘以公元年份数,再加上2.04,如果年份数是奇数,再加上5,年份数是偶数就不要加5了,结果的个位数如果大于5,中伏是10天,否则中伏就是40天 。
我们以今年2020年为例: 0.2422*2020=491.284,2020年份数是偶数,不用加5,结果的个位数是1,不大于5,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三伏共40天 。不信,你们可以再算算其他的年份,不准,来找我,我来算 。
大家还比较关心,今年的天气会不会出现“秋老虎”?
推荐阅读
- 香椿为什么要焯水
- 如何缓解妊娠反应
- 为什么低烧比高烧更可怕 腋下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 男人腿毛为什么有的多而有的少呢
- 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喝凉水都会胖呢
- 我们为什么会长胖
-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长胖
- 为什么有一些人艾灸后会出现起水泡的情况呢
-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 为什么不推荐把VC和VE的药片来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