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如何“克己”复什么“礼”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 而由人乎哉?”
翻译就是 , 颜渊问什么是仁 , 孔子说:“约束自己 , 遵守礼的规定 , 就是仁 。一旦能做到约束自己 , 遵守礼的规定 , 天下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他 。修仁全靠自己 , 难道是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如何“克己”复什么“礼”


“克己复礼”如何“克己” , 复什么“礼”?“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修行途径 , 历代大儒对此都有详尽的注释 , 最有影响力当属朱熹 。
朱熹注释 , 克:“胜也” , 克制的意思 。己:“身之私欲也” , 体现了“存天理 , 灭人欲”的思想 。复:“反也” , 恢复的意思 。礼:即周礼 。“礼者 , 天理之节文也” 。他认为礼是天理之自然 , 礼治秩序有着天理的依据 , 是天理的必然要求 。
《礼记·明堂位》记载:“周朝初年 , “武王崩 , 成王幼弱 , 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六年诸侯朝于明堂 , 制礼作乐 , 颁度量 , 而天下大服” 。礼乐是周公制定的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规章制度 。
周礼分礼和乐两个部分 。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 , 形成等级制度 。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 , 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 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
周礼的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 , 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 。
社会发展到春秋时期 , 周室衰微 , 诸候群雄纷 , 大国纷纷发动兼并和争霸的战争 , 社会动荡不安 , 秩序一片混乱 , 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敌人渡河一半 , 不打;等敌人快过完河 , 还是不打;敌人已经过完河 , 尚未列好队 , 仍然不打 。世上有这样傻的将领吗?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就做过这样的傻事 , 难道他不懂兵贵神速 , 打敌人措手不及必能取胜的道理?不是 , 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 是一位有才智的君主 。
他这样做不是傻 , 是遵守周礼 。即使打不过 , 也要光明正大地打 , 不能趁人不备 , 损害仁义 。可想而知 , 最后是“宋人大败 , 公伤股 , 三日而死 。”
“克己复礼”如何“克己”复什么“礼”


儒家仁政主张与德治思想的发展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 , 孔子在反思周礼的基础上 , 从礼乐规范中探寻和揭示内在精神实质 , 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 进而形成高于具体礼乐规范的“仁”的思想体系 。
【“克己复礼”如何“克己”复什么“礼”】“仁”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夫仁者 ,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