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 , 同时含有较多淀粉或小分子糖 , 以及蛋白质氨基酸的食品 , 特别是天门冬氨酸含量丰富的食品 , 比如土豆、面粉、玉米等 , 产生丙烯酰胺的风险较大 。 土豆的成分本身就特别合适 , 再加上油炸的温度正好是160-170度 , 所以薯片是经典的高丙烯酰胺食品 。 即便是非油炸的薯片 , 因为烤制温度也在正好在产生丙烯酰胺的最佳温度范围当中 , 所以照样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 。 有关淀粉类食物产生丙烯酰胺的问题 。
烹调条件和丙烯酰胺 说到这里 , 我们就明白了 , 在不改变蔬菜成分的前提下 , 要想控制丙烯酰胺的产量 , 关键是要控制烹调温度 。
在实际炒菜过程中 , 如果用少量油去炒大量的蔬菜 , 虽然油温高达160-180摄氏度 , 但因为蔬菜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 , 放入菜之后会使锅中的温度迅速下降 , 实际上蔬菜的受热温度很难超过100摄氏度 , 除非炒到焦黄、焦糊 , 不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 。 油炸就不一样了 , 是大量的热油(通常是160-200摄氏度)放进去少量的菜 , 所以烹调温度会比普通的炒菜明显升高 , 产生的丙烯酰胺当然就多 。 在烤肉店里 , 我们亲眼看着蔬菜在烤盘上颜色变得焦黄 , 说明蔬菜表面的局部温度也已经过高 , 难免会产生丙烯酰胺 。
同时 , 美拉德反应和水分也有关系 。 水分较少的情况下 , 这个反应发生很快 , 水分大的时候就比较慢 。 人们是不是记得 , 在做红烧肉的时候 , 前面都不觉得很香 , 上色也很慢 , 而最后快收干汤汁的那几分钟内 , 突然会变得特别香浓 , 颜色也会快速变深——这就是美拉德反应加速的结果 。 所以 , 如果蔬菜没有烤干 , 锅里还明显有汤汁 , 这种反应很慢 , 产生的丙烯酰胺也就比较少 。 如果做炖、煮、蒸的蔬菜呢?因为温度不超过100度 , 而且水分又大 , 几乎不需要考虑产生丙烯酰胺的问题 。
即便同样是炒或炖 , 美拉德反应是不是容易发生 , 还和食物的酸碱度有很大关系 。 美拉德反应喜欢中性到弱碱性的环境 , 不喜欢酸性环境 。 所以 , 那些酸性的蔬菜 , 比如番茄 , 或者加醋、加番茄酱、加柠檬汁炒的菜 , 一般不用担心丙烯酰胺过多的问题 。
在香港的这个实验中 , 西葫芦产生丙烯酰胺的量最大 , 很可能是它的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比较高 , 小分子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例配合合理 , 同时它的酸性又非常小 , 水分也偏少 。 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在加热到高温之后产生丙烯酰胺 。 我突然想起来 , 西方人喜欢烤西葫芦吃 , 韩国人喜欢煎西葫芦 , 而老北京喜欢用西葫芦和鸡蛋、面粉做糊塌子 , 难道都源于西葫芦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的特性?
健康烹调 , 对于防癌很重要 丙烯酰胺是“疑似致癌物” , 即还没有完全确认但很可能对人有致癌性的一种物质 。 它通常存在于一些煎炸、焙烤食物中 , 常见的有各种油炸食品、薯片、薯条、饼干、加糖腌制后烤香的动物皮等 。 食物里有丙烯酰胺很正常 , 正常烹调并不用担心 , 但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过度加热、变黄变黑的食物 , 则可能有可能增加致癌风险 。 除了丙烯酰胺 , 还有杂环胺、苯并芘等 , 也是高温烹调经常中产生的致癌物质 。
所以 , 香港这项研究报告 , 正好是个契机 , 帮助我们认识到健康烹调的重要性 。 无论蔬菜、面食还是鱼肉 , 尽量要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烹调 。 炒蔬菜的时候 , 不妨放少量油炒香葱姜蒜等香辛料 , 然后倒入蔬菜焖两三分钟 , 让蒸汽把菜焖熟 , 再开盖翻炒 , 加盐调味 , 即可出锅 。 尽量不要选择放大量油 , 长时间猛火煸炒 , 炒到蔬菜都已经变色焦黄的方式 。 即便不考虑丙烯酰胺 , 也要考虑到破坏维生素和保健成分的问题啊!
推荐阅读
- 吃醋真能帮你控制血糖吗
- 常见的蔬菜怎么挑选,怎么挑选蔬菜
- 反季节蔬菜水果,福音还是恶魔
- 合理烹调蔬菜四原则
- 炒菜时四个习惯易致癌
- 六大炒菜陋习你有几个
- 鸡蛋怎么炒更美味,鸡蛋怎么炒更好吃
- 炒饼热量是多少呢? 炒饼的营养价值
- 二月份适合种植什么花 一月份适合种植什么蔬菜
- 炒熟的瓜子可以当肥料吗 瓜子皮能做花的肥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