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2岁前,作为家长再忙也不能忽略这些!


在孩子12岁前,作为家长再忙也不能忽略这些!



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的未来, 可不要小看, 在孩子岁前, 做爸妈的即使工作再忙, 也不要忽略这3件事, 下面了解一下, 看看这篇文章, 别忽略了免得耽误孩子一生!
孩子的心理问题, 源于父母的抚养方式
孩子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叫“关键期” 。 在这个时期, 孩子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 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 。
此时, 如果父母能抓住机会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 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如果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 进入青春期, 孩子的身上容易出现各种“毛病” 。 如, 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等 。
我经常从新闻渠道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的报道:因妈妈对女儿玩游戏荒废学业的责骂, 年仅岁的孩子跳楼自杀,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
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陌生与可怕 。 而这些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都源于岁之前, 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
我们必须知道, 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 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 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 。
孩子在依恋期里, 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每一个孩子尚在幼儿时期, 喜欢整天粘着爸爸、或是妈妈 。
如同《爸爸去哪儿》里杜江父子第一次分离的场景一样 。 杜江刚离开不足5分钟, 嗯哼早已哭得稀里哗啦 。 爸爸回来后, 嗯哼果断冲向爸爸怀里, 哭闹情绪慢慢才得以平复 。
这种短暂失陪, 而感到烦躁不安的现象, 我们称为“依恋反应” 。 这种依恋得到满足, 孩子就会出现愉快、安全的感受 。
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 就容易产生“亲子隔阂” 。
很多妈妈告诉我, 孩子出生后, 由于自己忙于工作, 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抚养 。 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再把他接管回来 。
可是, 孩子跟爸妈就是不亲, 而且, 根本不听话 。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 孩子不爱讲话, 和小时候陪伴少有关 。
是因为7岁前依恋期内, 父母对孩子少陪伴、缺少身体接触造成的, 不懂得关心他人 。 反之, 孩子会对周围的人好 。
当然, 在孩子岁之前, 依恋现象一直存在, 年龄越小越越重要 。
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一步是, 陪伴 。
所以,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与控制力, 不在于父母挣钱多少, 也不在于父母事业多成功, 只在你为孩子依恋时期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鉴此, 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 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 不要让孩子离开你, 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孩子语言发展, 需要爱的唠叨
经常听人常说, 妈妈的唠叨, 是遏制孩子自我成长的毒药 。
说得越多, 孩子越烦躁, 越向父母意愿的反方向走 。 哪怕木讷的“闷葫芦”, 都会开口说话!
听起来充满嘲讽的意味, 但不无道理 。
事实上, 在语言能力形成的初始, 孩子就是听着父母一遍一遍的唠叨, 学会了开口讲话, 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
还有在父母的唠叨声中, 大多数孩子逐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本领, 强化了自己的沟通技巧 。
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 都和你们照顾孩子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 。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 然后就是父亲 。 一般而言, 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 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