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良品铺子短暂“暴富”,黄粱一梦终破碎( 二 )


但是 , 大多数时间里 , 产品品质由供应商自主把控 , 这意味着无论良品铺子的考核有多么严谨 , 都很难阻止厂家的“百密一疏” 。
对于食品来说 , 安全卫生永远是第一要素 。 一旦出现问题 , 消费者对品牌方的信任也会随之崩塌 。
2021年3月 , 有微博网友发文 , 指控良品铺子官方旗舰店售卖的鸡肉肠分装包破损、内有蛆虫 。 之后品牌客服与该网友联系商讨赔偿事宜 , 从仅退款到赔偿1000元 , 却始终不愿意公开道歉 。
食品安全已是大事 , 危机处理的过程又进一步暴露了品牌对消费者敷衍了事、毫无诚意 。
这种案例并不鲜见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关于良品铺子的投诉高达1000多条 , 且大部分都是品质问题 。
对良品铺子而言 , 后续的处理是更加头疼的事情 。 对于出错的供应商 , 良品铺子如果选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 得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果在供应商库里另外选择 , 同一产品的口感能否完全一致?
另外一个问题 , 是良品铺子直接采购的非定制产品 , 实际上不以良品铺子为唯一售卖渠道 。
在小红书上 , 不乏有些笔记以“1688零食代工厂 , 追剧必备!”、“早知道能省好多 , 知道的太晚了!”等标题吸晴 , 获得上千人点赞 。
它们的内容是关于良品铺子代工厂的分享 。 良品铺子采购的一些产品中 , 虽然使用了品牌的包装 , 但食品信息里也写明了厂家名称和网址等联系方式 。
机智的冲浪人们就此在1688、拼多多等渠道找到了工厂店铺 , 花费不到5折的价钱收获同款 。
损失一些客户不是大事 , 毕竟良品铺子还有2000多个门店 , 能拥抱源源不断的新客户 。 但是随着“1688同源商品”受到欢迎 , 必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良品铺子不值当它“高端”的价格 。
综合来看 , 尽管良品铺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运营模式 , 但“贴牌”产品永远无法收获消费者百分百的信任和支持 。
品牌|良品铺子短暂“暴富”,黄粱一梦终破碎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前路何方?这两年 , 良品铺子重仓的渠道对品牌的利润回报开始表现出乏力的迹象 。
2021年前三季度 , 良品铺子实现65.69亿元的收入 , 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2.44亿元 , 增幅13.05% 。
这两个比例的差距 , 主要体现在其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营业成本增加 。 其中 , 良品铺子销售费用为12.52亿元 , 同比增加了8843万元;管理费用则增长了9363万元 。
这些费用 , 主要由租金、人员薪酬、运杂及仓储费用以及促销费用构成 。 换而言之 , 良品铺子用在渠道搭建上的花销变多了 。
2021年前三季度 , 良品铺子净增69家门店 , 包括新开门店401家 , 关闭门店332家 。
同时 , 品牌加码了社交电商的投入 , 与辛巴等多位达人合作 , 进行产品分销;启动“良品铺子汤老板”等品牌自播账号 。
结合它的财务数据 , 不难看出良品铺子的种种操作带来了营收规模的扩大 , 却没有在利润上听到“回响” 。
面对这种情况 , 良品铺子应该在哪里寻找新的拐点?
2020年 , 良品铺子开始布局细分赛道 , 推出了儿童零食品牌“良品小食仙”和健康代餐品牌“良品飞扬” 。
但从良品铺子2021年半年报来看 , 这种差异化路线尚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成效 。 报告期内 , 小食仙销售额1.8亿元 , 占总营收的4%;良品飞扬则为9463万元 , 占比更低 。
为了达成“高端零食品牌”的成就 , 良品铺子在研发上也增加了投入 , 从2019年的2437.57万元 , 到2020年的3371万元 , 2021年前三季度较同期也有所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