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为何打响全面“救市”第一枪?( 二 )


没有信心 , 房企不拿地了 , 客户不买房了 , 大家都躺平了 , 郑州楼市就这么步入了“黑铁时代” 。
楼市一片颓靡 , 也造成了郑州经济增速的下滑 。
郑州 , 2021年GDP仅为12691亿元 , 甚至下半年一直是负增长 , 跟同属一个梯队的青岛、无锡、长沙差距不断拉大 , 被佛山紧追 , 与几个黑马省会济南、合肥、福州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

▲图源:时代数据
种种这些 , 成了郑州打响新一线城市全面救市第一枪的主要背景 。
02
高光
一直以来 , 土地财政几乎是所有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秘诀 。
经济学者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一书中 , 总结了过去这些年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模式的三大特点: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经济结构上“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 。
重土地 , 重扩张 , 重投资 , 这几点放在郑州身上尤其贴切 。 据新华网统计 , 郑州是24座万亿GDP城市里 , 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最高的 , 高达28.9% , 已经超过了昔日的“卖地狂魔”杭州 。
甚至可以说 , 郑州近20年来的发展是“卖地卖出来的” , 600个城中村 , 每个村2000人 , 催生了大量热钱 。 2000年东区2万一亩地都没人要 , 到2014年就飙升到480万一亩 , 2019年那会 , 郑州出售的土地面积达到杭州的2倍 。
只不过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 , 经济的天平正从效率一端转向公平一端 , 卖地拉动经济、无序扩张的时代逐步式微 , 靠土地财政支撑城市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
叠加房地产税呼之欲出 , 一众房企陷入嗷嗷待哺之境 , 不少城市都亟需告别楼市依赖症 。
郑州并非只有把当地的经济绑在楼市上这一条路 。
全省近1亿数量的人口红利 , 八爪鱼般完善的米字型交通网络 , 一片重围中拿下富士康等转移产业 , 靠临空经济、中欧班列壮大外贸经济 , 都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优势 。
也正是凭借这些利好 , 郑州在北方经济相对失速、南强北弱的新变局中 , 一路赶超济南、哈尔滨、沈阳、大连、西安 , 紧追青岛 , 跻身万亿级城市 , 闪耀北方 。

▲近40年郑州GDP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的变化表
比如前几年的耀眼成绩 , 对大郑州来说可谓扬眉吐气:
2017年 , 斩获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 , 实现三大飞跃:GDP总量破万亿 , 常住人口破1000万 , 人均GDP破10万元;同年 , 国务院印发通知 , 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 , 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承载经郑州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
2019年 , GDP增速(6.5%)位居重点城市第一梯队 , 跑赢全国水平(6.1%);
……
一时间 , 它不再是外界眼中“没存在感”、“外省招黑 , 省内不服”的郑县 , 而是领军破风、承载着“破解南北差距”命题的大郑州 。
一方面 , 劳务输出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 越来越多的河南人开始用脚投票 , 回到家门口工作 , 郑州人口回流现象愈发明显 。 目前郑州的常住人口有1260.06万 , 净流入人口达到378.46万 , 排在全国第10名 , 增量位居中部第一 。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 根据各地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整理
另一方面 , 随着强省会的推动和本省经济的发展 , 郑州还先后建设出极具活力的郑东新区和临空港区 , 前者从昔日房价三四千的“鬼城”狂飙到均价三万 , 彻底实现了逆袭;后者坐拥3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 已形成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这其中 , 标志性事件便是拉来了富士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