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70年代的信吗?“1978年前后,我插队在天马公社(后公社拆分,成了昆冈公社),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同学的来信 。”已经退休的周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 。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信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要手段 。寄信讲究格式,寄在松江的写“本县”,邮费只要4分钱,这样不仅邮费便宜,信件还不会被派出去,收信时间也大大缩短 。寄往上海的写“本埠”,上海和外省市的邮费为8分钱 。乡村、生产队那时住户一般是没有门牌号的 。但不打紧,因为邮递员把信件送到供销社在生产队的下伸店里 。“公社供销社基本开在镇上,乡间的是供销社的下伸店 。”周平解释,地址不写全也不要紧,因为一个队里爱写信的年轻人也就这么几个 。信封姓名后,除了“收”,一般也会加“亲拆”“敬启” 。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如今看来很美好,其实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电报按字收费,太贵了 。除非急事,一般通讯,人们更愿意选择写信 。“好久不见,不知从何说起”“总想提笔与你一叙,奈何……”,这些是“统一用语” 。回得不好要重写一遍,字迹过于潦草,也要重新誊写一份 。给家里写的通常不长,常常是一句“我在这里一切都好” 。给友人写的却事无巨细,写日常、写新闻、写“废话”、写情话 。“1、2页还算少的,一般能写上3、4页 。我最长的一封信写了19页 。”周平记忆犹新 。
寄出两三天后,寄信人便盼着回信了 。忍不住天天去下伸店看,嘴里却嚷着:“我去给队里拿报纸 。”邮递员,最早叫邮差,穿着一身绿色工作服,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弄堂里穿来穿去 。而乡下多是土路,但邮递员们娴熟得很 。村里头的孩子也愿意跟在后头小跑一阵 。寄信人,此时成了收信人,一听着邮递员丁零当啷作响的铃铛声,心里头就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就像酿酒一般 。其中有一类信件比较特别,信封寄信者位置上写着“内详” 。这类的信件自带“粉色”,是互有好感的年轻人之间特有的,旁人一目了然,颇有欲盖弥彰之感 。
80年代在松江火车站附近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印象里轰隆隆的火车有着邮政专属车厢,装着一车厢信件,承载着浓浓的思念,驶向远方 。
90后的记忆里,校门口的文具店里有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信封信纸,对于孩子们而言,更像是种收藏,大多不会有寄出的机会了 。而现在,人们选择在旅游时给自己或友人寄上一张明信片,言简意赅,因为该说的话平日里都说了 。小松在谷阳路的邮政储蓄找到了寄信处 。人们多是邮寄一些物品或者报纸刊物,寄信似乎成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 。
你有多久没有写过或者收到过信了呢?文字、编辑:王姝姝图片:周平、王姝姝、资料图
推荐阅读
- 牛筋是牛的什么部位
- 揭秘4个不正确的炒菜方法
- 错误的烹调方法食物营养会流失
- 离婚后看孩子的时间限制吗
- 增加食欲的三款凉拌菜
- 如何向女友表白
- 如何煲一锅鲜美的鸡汤?
- 快速做晚餐的小秘诀
- 脸大的男生应该剪什么样的发型
- 梨花比喻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