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脑连接电脑,有些问题应未雨绸缪


让人脑连接电脑,有些问题应未雨绸缪



像人类一样思考一直是人工智能不断追寻的目标 。 目前, 尽管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但其与人类思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于人脑的认知始终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如何了解和模拟人脑已成为迫切需求 。 本期两篇文章所涉及的研究——脑机接口和类脑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这方面的前沿信息 。
——编者
打开人类的头颅, 植入电子芯片, 读取脑电波, 获取海量知识, 这种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正在逼近现实 。 8月29日, 知名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 演示了最新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并展示了大脑被植入了该脑机接口的三只小猪 。
马斯克发展脑机接口的初衷是希望用机器来提高人脑智力, 从而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抗衡 。 装进大脑的智能设备, 似乎跟智能穿戴设备没什么区别, 只是它可以清晰读取大脑的信号 。 有人说, 这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一旦打开, 其潜力几乎是无限的, 人类的发展也会迎来重大的改变 。
天津脑科学中心主任助理、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许敏鹏副教授表示, 这次发布的脑机接口设备, 主要的突破是对采集电极阵列进行了高度集成, 并将数据由有线改为无线传输, 支持无线感应充电, 有助于脑机接口设备的微型化、便携化发展 。 不过, BCI技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此外, 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
高度集成采集电极阵列, 设备微型化
据报道, Neuralink演示的这款BCI比硬币还小 。 通过全自动化设备可在30分钟内完成大脑植入手术, 无需全身麻醉, 当天就能出院, 而且手术是可逆的 。 BCI可实现神经信息的上传、储存、下载甚至修改, 把意念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信号 。
“从近几次的发布会来看, Neuralink团队目前的工作集中在脑电信号的采集方式上 。 ”许敏鹏认为, 对于这次发布的BCI设备, 主要突破是对采集电极阵列进行了高度集成, 即将1024个通道集成排布到只有硬币大小的“贴片”上 。 除此之外, Neuralink也将数据由有线改为无线传输, 并支持无线感应充电, 这对BCI设备的微型化, 便携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设备的微型化、便携化一直是数字革命的一大发展方向 。 ”许敏鹏举例说, 以最熟悉的电脑和手机为例,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占地170平方米, 重达30吨, 但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我们现在的笔记本可以轻至1千克, 且运算速度远高于第一台计算机, 这也才有了我们在车站、高铁上的移动办公;手机也从最初的“大哥大”发展为极其轻便的智能手机,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电脑, 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BCI从第一次提出至今, 设备在性能、体积、重量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进, 这种微型化的发展为智能穿戴BCI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也许在未来BCI设备就像智能手环一样方便, 我们只需想一想, 它就能识别我们的想法, 完成一系列的操作 。 ”许敏鹏说 。
目前天津大学团队也在集中攻关BCI设备, 期待未来3—5年内可以提供大规模商用的解决方案 。
伦理上存在争议, 保护信息安全是关键
对BCI技术的应用, 一直有反对意见 。 如360创始人周鸿祎就认为, 人类可以允许BCI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用来治疗和帮助一些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 但应该严格限制BCI技术的使用范围 。 因为当每个人都变成“数字人”以后, 数据保护将面临巨大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