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 ,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和诸多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涌现 , 许多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 。 但是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 , 引起多种毒副作用 , 尤其是心血管不良反应 , 已成为肿瘤医生和心脏医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
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一谈起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呕吐、脱发、虚弱、精神萎靡等 , 但其实化疗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也不容小觑 。
早在1979年 , 已有临床研究证实蒽环类化疗药物会引起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等心血管不良反应 。 在一项研究中 , 科学家们对22815例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 , 结果发现 , 出现临床显性心脏损害的患者占6% , 出现亚临床心脏损害的患者占18% 。 蒽环类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与药物累积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 因此有终身剂量限制 , 如阿霉素(Doxorubicin , Dox)的用药总剂量不能超过550mg/㎡;如果曾经接受过放疗 , 则最大终身累积剂量为450 mg/㎡ 。
此外 , 其他化疗药物 , 如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
对已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患者 , 应及时就医 , 可以遵医嘱应用他汀类、?-受体阻滞剂、维生素A、辅酶Q10等心血管保护药物 , 来减少不良反应对生存带来的影响 。
肿瘤免疫治疗带来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 , 使机体对肿瘤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 发挥其抑制和杀伤肿瘤功能的治疗方法 。
常见的肿瘤免疫治疗方式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过继性细胞转移疗法(ACT)、肿瘤特异性疫苗治疗、小分子免疫治疗等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包括第一代的抗CTLA-4抗体、第二代的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 。 第二代药物较第一代药物的选择性和安全性更高 。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 ,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持久、抗癌谱广 , 服用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化疗药物也更少 。
虽然采用免疫治疗法 , 药物带来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罕见 , 但其致死性很高 。
近些年 , 不断地有关于进行免疫治疗后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出现 。
轻度的免疫相关心脏毒性可表现为乏力和虚弱等非特异性症状 , 有时也会出现典型的心脏疾病相关症状 , 如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双下肢水肿、心律不齐、急性心衰等 。
但是 , 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 , 不能因为潜在的心脏免疫毒性风险就拒绝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 2017年美国肿瘤免疫治疗协会(SIT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专家共识》提示 , 早期进行免疫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药有两面,那些让人“伤心”的抗肿瘤药你了解吗?】肿瘤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组织和正常机体的差异 ,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以肿瘤突变基因为靶点设计的药物 。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 , 能对肿瘤细胞的行为进行精确抑制 , 有较强的特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 对正常的细胞损伤小 。 根据药物的来源、分子大小和作用机制 , 可以将其分为小分子抑制剂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两类 。
药物心血管毒性反应多见于靶点为VEGF、PDGF的药物 , 如小分子的阿昔替尼和大分子的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 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异常、心肌缺血/梗死等 。
推荐阅读
- 想靠中医养生却不懂中药材?快来看看这份指南
- 退烧药,别着急吃!
- 吃胃药不宜多喝水?服药饮水有这些讲究
- 治疗多动症药物含兴奋剂,孩子吃了会上瘾吗?
- 心血管病多为慢性病程 如何安全、合理的长期服药?
- 头疼脑热时服用多种非处方药品真的安全吗?
- “聪明药”是什么?真的存在吗?
- 是药还是毒品?"一夜爆红"的芬太尼,究竟是个啥?
- 服用抗过敏药也会过敏?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扎心了,老铁!
- “肚子不舒服,马上吃抗菌药”!错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