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01
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据说在重阳节的时候登高可以免灾避祸 , 所以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除此之外,重阳节登高还有辟邪气、祈福、感恩、采集、辞青等意 。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有去登高望远的习俗 。这个习俗主要来源于一个故事 。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 。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 , 战瘟魔,为民除害 。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 。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 。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 。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 。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 。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 。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 。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
此后 , 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 。从此就有了九月初九登高躲避灾祸的风俗 。
辟邪气之说
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 , 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
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 ,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
吉利之意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 。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 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 , 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
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 , 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
登高辞青
重阳节还是大自然中的节气之一,所以登高还有辞青的说法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敬畏之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在古代的时候,人民生活困难 , 大自然给许多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 。所以许多人都对大自然怀着一份敬畏之心 。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精选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 , 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 , 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 , 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 , 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 , 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 , 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 , 无人送酒来 。
《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 衰柳寒蝉一片愁 , 谁肯教白衣送酒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2、重阳节登高是指爬山吗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登高 导读:重阳节的习俗有吃重阳糕,登高等,重阳糕我们看着做就好 , 那么重阳节登高是指爬山吗?不少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字面意义感觉也是如此,其实不然 , 想知道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登高,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什么,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
重阳节登高是指爬山吗
古人常说的重阳节登高并不是指爬山 。农历九月九日是古人常说的重阳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 , 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古人常说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兴起于于东汉时期,古人常说的重阳节登高主要是可以登高望远祈求驱邪避祸,因此重阳节并不一定要爬山 , 最常见的方式便是登高祈福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 ,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重阳登高,人们为驱邪避祸而于九月初九这天爬山登高以辟邪延寿,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有一种说法是登高辟邪 , 在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 , 天气下降的说法 。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 。
还有一种说法是登高山祈福,据记载:“山林川谷丘陵 , 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在九九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
古代人们的很多食物大都来自采集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 , 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 , 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等,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
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因此 , 九九重阳节登高不仅有其文化传统,还具备符合如今的旅游潮流 。
宋代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登高,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不独宋朝为然 。以大唐长安为例 , 每年重阳节,必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头插茱萸 , 爬到乐游原上登高望远 。
可是宋朝人重阳登高就没这么便利了 。南宋首都是杭州,杭州市民还有凤凰山可登;北宋首都是开封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一马平川,到了重阳节,只好爬到城楼上登高了 。
当然,京城的城楼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让随便登,于是士大夫们过重阳时竞相去豪富之家做客,豪富之家多建高楼 , 喝完大酒去楼上玩耍,登高问题迎刃而解 。
如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开封当京官时,年年重阳就都去驸马王诜家聚会,因为王诜在城郊建了别墅,不仅广种菊花,还有高台重楼 , 最适合饮酒赏菊,登高望远 。
宋朝博物学家方勺给出过解释:“九九极阳,阳极转阴,登高为调阴转阳也 。”意思是说,九是阳数,九月九是阳上加阳,阳到极点又成了阴 , 为了让阴阳调和,百病不生 , 到了这天就要爬到高处 。
那么为什么爬到高处就能阴阳调和呢?方勺没有具体说明,后人猜测,估计他认为高处离太阳近一些,能多吸收点儿阳气吧 。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寓意一: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 。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 。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 。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
寓意二: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 , 为风雨 , 见怪物,皆曰神 。”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因此在舅舅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
寓意三: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 。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3、重阳节为什么登高?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 到了唐代 ,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 , 作为节日食品 , 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
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我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 。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 。九月初九这天 , 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 。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50679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重阳登高的由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各地流传着许多关于重阳的风俗,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重阳登高 。
我们的先人将重阳看作是吉祥、长寿的节日 。由于“九”是从“一”开始的个数最高数,古人将“九”看作是吉祥、长久的“至数”、“阳数” , 称农历九月为“阳月”,九日为“阳日” 。九月九日恰是“至数”相遇,两阳重叠,故而得名“重阳” 。
重阳节登高,一般认为始于东汉 。据《续齐谐记》记载,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将有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人用茱萸系在臂上 , 举家登高 。果然 , 九月九日这天,桓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 , 而桓景家人听师言而得幸免 。
从此以后 , 每年到了重阳节前夕,靠近山岭的人家为免遭天祸,便纷纷登山避邪 。而居住在平原的百姓,由于无山可登,就在重阳这天,在自制的米粉糕上插上一面彩色三角旗,用“吃糕”代替“登高”,用三角旗代替“茱萸”,以示登高避邪之意 。久而久之,重阳登高的习俗便沿袭下来 。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 , 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 , 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
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我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 。一日 , 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 , 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 , 登高山,饮菊酒 。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 , 傍晚回家一看 , 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 。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50679
重阳节为何登高赏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 , 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 , 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 , 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 , 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 , 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 , 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 , 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 ,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 , 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 , 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 。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溼度比较适宜 , 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 , 是米酒中的上品 , 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
“重阳酒”即“菊花酒” 。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这一天各地活动丰富: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并不局限于老人 。
在南京,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是老南京过重阳节的必备“节目” 。而这些活动都来源于重阳节的传说 。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时候登高望远有健身祛病的功效,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登高的风俗始于东汉,从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南京的登高风俗尤为盛行 。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 。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 。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 。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描画了重阳节登高、佩茱萸的习俗 。专家告诉我们,佩茱萸其实有它的科学依据 。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因为出产于吴地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溼,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 。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
南京的风俗重阳节除登高、佩茱萸、赏菊花之外,还要吃重阳糕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其吉祥之意 。
不过,我们的采访人员发现 , 照着老传统做重阳糕的店家屈指可数 , 可满城寻找的市民却多过往年 。很多人特地从城北跑到夫子庙买重阳糕 , 就是想回味一下童年 。
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 。旧时南京人还用彩色小三角旗插在糕上,藉以表示登高(糕)之意,这类彩色小三角旗又叫“重阳旗” 。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 ,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 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义 。2006年5月20日 ,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那么登高有什么好处呢?健康专家指出,所谓登高一般是指爬山运动,一步一步往高处走,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 , 脑血流量顺畅 。大山周围有青松翠柏,空气新鲜 , 是座天然的“大氧吧” 。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能促进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一些慢性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早在我国古代 , 秋季登山的习俗就十分盛行 。延至今日 , 重阳登山已经成为群众性的盛大风俗和体育活动 。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 , 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 , 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山,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 , 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登高可以增强体质 , 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在登高的过程中 , 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 , 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登高还有助于防病治病 。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 , 大气中的飘尘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阴离子含量高,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 。登山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 。当你登上高峰,极目远望 , 把壮丽的山河尽收眼底时,你那愉悦的心境是难以形容的 。
重阳登高,的确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节日诗|思乡诗哲理诗|闺怨诗爱国诗|婉约词咏物诗|咏史诗爱情诗|春节诗元宵诗|清明诗端午诗|七夕诗中秋诗|重阳诗咏春诗|咏夏诗咏秋诗|咏冬诗雨的古诗|雪的古诗风的古诗|花的古诗山的古诗|水的古诗
长江古诗 | 黄河古诗老师古诗|母亲古诗战争古诗|友情古诗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这源于一段民间传说 。在东汉时期 , 汝河有个瘟魔,常常出来作乱,祸害百姓 。一次,瘟魔制造的一场瘟疫夺走了桓景的父母的生命,桓景自己也差点在这场灾难中丧命 。病愈之后 , 他辞别了妻子和父老乡亲 , 下定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他找到了那座高山 , 并见到那位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 。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桓景,教给他降妖剑术 , 桓景勤学苦练,终于练就出一身降妖除魔的武艺 。一日,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 , 你本领已学成,是回去为民除害的时候了 。”仙长给他一包茱萸叶、一坛菊花酒和一把降妖宝剑,并且密授了避邪的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 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但是它刚扑到山下 , 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 , 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后来人们就把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看做是驱灾避邪的活动 。到了魏晋,登高的日期已专定于九月九日 。《荆楚岁时记》说 , 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 。赏菊以畅秋志 。”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 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那时重阳就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唐代 ,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难怪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南宋时,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帝要亲自登万岁山 , 皇宫上下一起吃花糕庆贺 。可见,重阳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是早已从古人沿袭下来的风俗了 。另外,在传统观念中,“九”与“久”同音 , 因此“双九”还预示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到1989年重阳节又被立为老人节…… 【相关链接】 “重阳节”在日本 “重阳节”节也是日本从中国学到的 。不过时过境迁,稍有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在这个节日赏菊花 。中国古代,菊花被叫做“翁草”、“千代见草”和“龄草” , 人们坚信菊花有驱除邪气、延年益寿的功效 。所以在九月初九这天,人们借菊花祈求长寿 。在日本,自奈良时期开始宫中和寺庙里会在重阳节设宴席赏菊 。日本人在初八的夜里在菊花上盖上棉花 , 第二天用被露水打溼的棉花擦拭身体祈求长寿 。同时还会举办一些与菊花相关的赛歌会或赏菊会 。在平安时代以前,秋收之际,村民以及百姓之间会过一种叫“栗子节”的节日 , 用栗子饭来庆祝 。进入平安时期后,日本开始举办菊花宴,对饮菊花泡的“菊酒”,插上茱萸驱除邪气 。另外还会举行与菊花有关的赛歌会和现在所说的“赛菊会” 。后来,举办赛菊会和赏菊会并不仅仅是在……>>
为什么重阳节那么多人喜欢去爬山
中国节日的习俗~不是有首诗就是那么写的吗~~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 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 , 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 , 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 , 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 , 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4、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老人节、九九节,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往往会进行登高游玩、赏菊花、喝菊花酒、佩戴茱萸等习俗 。那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1
1、辟邪气之说
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 , 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 , 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
2、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
3、吉利之意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 。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 , 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
4、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2
其一: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 。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 。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 。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
其二: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此在古代 , 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因此在舅舅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
其三: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 。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 , 谓之‘辞青’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3
重阳节登高去哪里
西山游步道
这是去全国最长的一处山体游步道了,历史悠久,绵延不断 , 总长度约一百零八公里,藏在西山的国家的森林公园之中,环境幽静美丽 。
沿路有着古荡街道 , 留下街道,转塘街道,双浦镇等古色古香的乡镇街道 , 还有这里数不清的寺庙、村落、公园景观、以及很多的历史遗迹,总之一条路,重阳节登高最好不过了 。
来到这里,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十里龙脊景观带,另一条是百里如意景观带,而且支线众多,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啊!
萧绍古道
萧绍古道,位于萧山进化镇华家垫村,又名为山阴古道、湖进古道,同样的历史悠久 , 是杭州人重阳节登高的不二选择,也是这里人秋天很喜欢散步的地方 。
沿途经过进化翻坎坡岭、夏履莲东村、马家池翻古城岭、下湖塘、绍兴等各种景点,一边欣赏风景 , 一边怀念远方的人 。
而且这里还有着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代遗迹,位于进化镇华家垫村 , 全部用石料堆砌而成,做法古老,藏身于竹林之中,更显的幽静和悠久了 。
径山绿道
径山绿道 , 我觉得这里是最具有清新色彩的登高之选了,这里泉水潺潺流过,竹海绿荫万亩,位于高处,仙气缭绕,一幅古代的隐士作风 。
径山绿道,全长约十八公里 , 沿途经过的景观有着径山镇、鸬鸟镇海云洞、千花里花海、山水见公园等等,大约十多个景观串联在一起,十分的丰富美丽 。
而且这处径山古道,两边多用木头、竹子、麻绳等见这里保护起来,让这里 , 不被破坏,保持着自己的天然姿态
龙门山森林古道
富阳有着四十八条森林古道,而龙门山森林古道便是最长的一条古道 , 这里有些陡峭,所以也是这里登山强度比较大的一处景观大道 。
但是这里沿途景点丰富美丽,有着富阳区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067米的杏梅尖,巍峨高耸 , 还有着龙门古镇,小桥流水,历史悠久,是三国时期 , 东吴大帝孙权后代的聚集之地 。
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姓氏都是孙 , 村民古朴热情,古镇已有千年之久,仍旧保存完好着这里的建筑,多位明清建筑风格 , 环境静谧古朴,十分适合登高休息,怀念亲人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5、重阳节爬山的寓意是什么重阳节爬山的寓意:1、登高祈福:古人有山岳崇拜的传统 , 登高是为了祈福 。2、登高畅享清气:重阳被认为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的地方清气越聚集 。3、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春游“踏青”相对应 。4、登高避灾:源自东汉时期“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 。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1、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 。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2、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 , 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
3、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
4、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传说当时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 , 才能平安 。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