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问题:为什么会失败?干脆说,为什么一定会失败?
为了这个诱歼计划的成功,汉朝倾尽了能动员的一切军事力量,精选的步、骑三十万大军,并派出一批具有作战经验丰富、军衔很高的老将,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具体分工是韩安国、李广、公孙贺实施伏击,王恢、李息另率三万人马埋伏于代郡,准备一旦匈奴进入伏击圈,便击其辐重,断其后路 。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都比较熟悉了: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匈奴见汉地牛马遍野而无人放牧,觉得奇怪,便抓了一个舌头,经审问,将实情尽知,引兵而还 。汉兵士听说匈奴己去,全军追击至武州塞,追不上 。王恢伏兵听说匈奴没有进入伏击圈,考虑击其辐重的话,必然与单于的精兵作战,汉兵势必会败,也未敢出兵拦截 。汉室精心谋划而无所得,王恢也因首谋不进而下狱自杀 。
很多人都说汉朝的这次伏击没有做好细节,用细节决定成败论说明败因 。确实,《盐铁论·西域篇》也记载“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于野”,反映出塞内确实有广裹的畜牧业经济区,“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匈奴人又不是傻子 。
对此,我不敢持赞同意见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PK,靠打一个大埋伏就能乾坤落定?这个埋伏得有多大?如果敌方不是傻子,那么这样的大埋伏的可操作性得有多低,成功的概率可想而知 。
二战时候,德国闪击苏联是占尽了先机,但是苏联不是法国、也不是荷兰比利时,苏联的广袤的国土和强大的国力,注定战争最后的结果也是拉锯战、消耗战、持久战 。
可笑的是,为了保命,王恢也想到了贿赂田蚡,而且是“行千金丞相蚡”,田蚡同样是去找太后,可是这次汉武帝时铁了心了,不再给太后面子 。要知道,兴师动众三十万,得了一个大鸭蛋,搞得汉朝和匈奴也彻底翻了脸,这个锅必须有人背 。
第六个问题:“马邑之谋”的失败给了汉朝那些教训?
一是被动的防御解决不了匈奴骑兵,只有主动的派骑兵深入匈奴境内,对匈奴进行主动的持续的打击才是解决匈奴骑兵的唯一手段,骑兵的战略地位从此确定 。
二是以韩安国,李广等为代表的老将已不适合新的作战模式,需要培养新一代的擅长使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的将领,于是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出现了 。
谈一谈对我的一点启示
第一,做大事,需要注意细节,但是首先得有切合实际的目标 。设定一个无法操作的目标,累死也白搭 。
第二,不要把对手当傻子 。
第三,当下属的,一定要知道领导的意图是什么,领导的意图有多坚定,和领导的想法不一致会很难混 。
第四,一定要敢想敢干,默守陈规只能被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新人所取代 。
马邑之围汉军集结了30万大军张网以待,这种作战方式仍然是被动呆板的,匈奴人不来就是劳而无功的 。虽说跟泄密有关,即使不泄密伏击匈奴人成功了,大不了重创匈奴一次,伤不到根本,匈奴人原先可以避开名将李广,也可以避开汉军重兵的伏击去洗劫屠杀别的地方,汉朝照样防不胜防 。匈奴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速度很快,集结分散自如 。汉军指望打伏击战,光是伏击战的准备跟匈奴人比效率速度真是太低下了 。马邑之围白忙活一场劳而无功,汉武帝也意识到了被动防守伏击的致命缺陷,转而改变策略,组建骑兵的重兵集团,以匈奴主动进攻的方式去进攻匈奴,把战火烧到大漠草原上去,开疆拓土设郡置县,匈奴接连丧师失地,战争资源在根本上被重创了,汉武帝在有生之年,以主动进攻的策略彻底打衰了匈奴
推荐阅读
- 连接器镀金厚度是怎么定义的
- 莲花的品种有哪些
- 洗衣服,前期在水里泡多长时间最好
- 羽绒服发霉怎么洗掉霉斑
- 新买的枕头能直接用吗,新买来的抱枕,可以直接入水洗么?
- 王玄策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却为何间接导致了李世民之死
- 连铸机中间包的作用是
- 新买的铁木菜板第一次用怎么处理
- 连接电脑的话筒怎么直接功放出来
- 栗子生的和熟的分别有什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