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朱保全和李长江的三次改革(一):谁更大?谁更高?( 二 )




所有与地产公司相关的服务全部定位为副营业务 , 而曾经的副营业务社区增值服务 , 和基础物业服务收入一起归类成主营业务;
提出新的指标——项目创造收入和项目创造利润 。
一出操作 , 在指标上先把物业从地产背上摘了下来 。 接着 , 顺理成章开始布局社区业务 。

2011年造了第五食堂、万物仓 , 2012年开始做各类代理销售 , 在社区里卖生活类产品、旅游、保险等 。 2013年……

李长江的第一年 , 似乎要“简单”一些 。 在进入碧桂园物业一周年的时候 , 杨国强让他总结工作感受 , 他的回答是12个字:

关系简单、目标明确、授权彻底 。

解释起来 , 就是战略上重视 , 财力上砸真金白银 , 管理上彻底放权 。 据说当时碧桂园物业1.5万名员工的工资签发不需要通过集团 , 李长江可以直接签发 。

这12个字 , 大约跟那句耳熟能详的“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有关 。 虽然这句标语后来被网友玩坏了 , 碧桂园官网也把这句话撤了下来 。

但碧桂园物业上上下下把这句话的精髓拆解的很明白直观——幸福 。 从2011年之后 , 关于幸福的动作很密集 。 2012年把这个感性的词标准化 , 提出了“一个中心”、“两种感觉”、“三个服务”的服务要求 。


一个中心:以让业主高兴为中心
两种感觉:视业主为亲人或朋友的感觉
三个服务:跑步服务、微笑服务、马上服务

后来 , 碧桂园物业还专门出了一本书 , 叫《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 据说 , 编辑组花了一年时间 , 走访了各碧桂园社区才把这本书写成 。

2014年 , 万科物业3.2个亿的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达到了副营业务利润的1.76倍 。 朱保全前面的布局无疑是成功的 。

碧桂园物业的布局 , 应该也算是成功的 , 毕竟碧桂园的销售额在2013年以后像荞麦一样疯涨 , 同时带动着物业管理的收入也是大步向前 , 躺着就把收入增长赚回来了 。

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 , 碧桂园物业举办了一个发布会 , 发布了一本名为《碧桂园高端物业服务发展报告》的蓝皮书 。

书里非常直白的向业界阐述了 , 碧桂园销量这么好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高端物业服务加成 。

因为要配合用物业做品牌输出的更前线 , 李长江在高端物业发展报告之后 , 很快开始打造高端服务品牌形象 , 多举措并举:推出凤凰管家 , 成立碧桂园物业管理学院 , 制定全新的“三标一体”体系文件 。

朱保全也对社区业务再度做出了调整 。

在万科物业管理的超过十年以上的老社区 , 有98.5%的项目二手房价格高于周边同年代同价格的对照小区 。

“这说明 , 时间越长 , 物业管理在其中体现的价值越高 。 ”

一个更好卖 , 一个更值钱 。

第二次改革 市场化、上云端 , 上市、不上市2014年 , 碧桂园物业内部宣布成立市场拓展部 , 负责碧桂园物业的项目外接工作 。 目的明确:

让更多城市的人知道碧桂园 。

当时碧桂园物业的在管面积仅有4000万平米 , 都是从母公司继承来的“资产” 。 如果要把物业做成活广告 , 当然需要更多的地盘 。

以及更多的服务项目 。

当年 , 碧桂园物业陆续推出了特约礼宾服务、非常住业主的房屋代管、生活配送服务、拎包入住服务、家政学院服务等计划 。

李长江把这些计划总结为【大服务 , 大经营 , 大未来】发展战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