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买房之前,几个凑齐首付的骚操作( 二 )



借款|买房之前,几个凑齐首付的骚操作


好了,精彩马上开始,如何借款?
在过去,中国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农业收入,只有农产品有收成的时候,才能换点钱。比如下半年橘子熟了,就会有收橘子的大车来村里,每家都把橘子拖过去卖钱,当西瓜熟了,也会有人来乡下收西瓜,除了批发给收货商,还有的时候是推着板车,装4个箩筐,去县里面卖农产品,自己散卖,那个时候没有其他收入,大家也很少有现金,一年到头能存个几千块的,都算大户人家了。

那个时候所有的关系都是以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为主,办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熟人,没有熟人就会觉得这件事不踏实,一个人富裕,通常要分很大一块给他的弟妹族人,被几十人的亲戚团啃光。所有人还都觉得天经地义。
与乡土社会相反的是城市。在城市里面,人太多了,多到了你无法每一人都认识,甚至每天为了服务的很多都是第一天见的,比如滴滴司机,美团外卖,餐厅,购物,全部都是你不认识的人。城市必然不是一个“熟人社会”。不是一个靠关系,找帮忙的社会。必然是建立在合同,信用,社交网络等等一系列现代文明上的产物。
借钱为什么这么难?
借钱最难的一点,在于很多人的通行货币,并不是“利息”而是“人情”。

他们不能把“借钱”,看作是存银行,买股票一样,很正常的一种商业行为。他们总是把“借钱”和“人情”搅在一起。稍微年长一点的人,肯定还有记忆。当1980年代,如果要恭喜你的乔迁之喜,往往是找亲戚朋友,单位同事,一起十几个人,一起把你的大包小包扛到老公房五楼。这些都是免费的,“不谈钱”。然后主人照例要买一桌酒,请大家好吃好喝一顿,免不了敬烟道谢,“欠一个人情”。

而到了十年之后,这种现象已经彻底绝迹。现在搬家,全部都是一个电话,请个“搬家公司”,花点钱,花点费用。不要紧呀,一千元,二千元,三千元。这些都不是问题。你本身摆酒请吃饭,也要费用,而且人的时间最宝贵。

现在你请专业的搬家公司,他们的服务更有保障。万一磕碰了你还可以索赔。抬起头做大爷,而不是弯下腰做孙子。这就是往来结算货币,由“人情”转变为“人民币”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而且也是符合道德的。“人情”真是比“人民币”贵得多的东西。而在“私人借钱”领域,古老的传统,仍未彻底消散。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内地来的移一代,中老年人,没经过城市文明洗礼的。他们是完全无法理解“借钱是要收利息的”。

他们的人际关系,逻辑伦理中,依然是:
1)我借你钱,是不图收利息的。
2)你借我钱,也是不应该收利息的。
3)你借我钱,也是不应该收回本金的。

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1,必然有2,必然有3。楼市团长有一句名言,叫做“好人埋单,坏人抢劫”。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所有不收利息的,必然带来一连串的不良后果。所有免费的福利,一定伤害了社会的效率。
明明是利益交换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想用“人情”结算。因为“金钱利息”,你再怎么算,始终是有一个上限。

无非是几千几万元的数额。而“人情”是模糊的概念,上不封顶。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假设你买 500W 的房子,首付150W,加税加杂费170W。你已经筹了120W,还缺50W。剩下的最后50W,要等半年后发年终奖。或者过六个月凑凑才有。于是你去找屌丝借,问他借50W,借四个月周转。屌丝会怎么说?屌丝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