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郁亮赛马,万科革面( 二 )


“住房将越来越像耐用消费品,开发业务将越来越像制造业。”在2020年线上业绩发布会中,郁亮如此点评整个行业。盘子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少,无论外形上万科长成什么样子,里子是越来越像制造业——车间里所有人都很忙,努力赚越来越少的钱。
像传统制造业那样,将命运交给流水线的周转,让“计件算钱”成为建立员工三观的底层代码,机械性重复已经做过成百上千次的动作,会很顺畅,却很危险。
或许觉察到“向制造业学习”的万科存在风险过高,二级市场资金开始从这座大堡垒出逃:年报公开前后,万科股价就开始沿着45度角向下倾斜,从近35元的高点一路降至眼下的24.05元多,降幅超过三成,市值蒸发超1000亿元。
郁亮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当然不会。再看这次万科大调整,是不是有一些门道?
万科需要改变,而且越快越好。当然,一切都要悄悄地发生,打枪地不要。
郁亮“赛马”“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只有一条,踏踏实实向制造业学习,回归实业属性,通过我们的劳动挣加工制造和服务的钱。”郁亮的现实扭曲力场再次生效,只是听着很别扭。
制造业全都是老实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成不变的工作?才不是。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传统家电制造业厂商正忙着把AI芯片和网联模块嵌入产品中。谁不想赚点未来的钱?曾经的“青岛海尔”都改名“海尔智家”(600690.HK)了,制造业也要升级,也要抬高利润空间。
传统的制造业在改变,地产行业怎能甘于内卷,何况是行业老牌龙头。不过让郁亮驾着这条大船转型,亦非想象中容易。
没错,增速上净利润低于营收,可是规模总在成长吧;22座重点城市“两集中”出让土地基本结束,万科558.6亿元拿地(万科2020年度股东大会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公布)也算豪情万丈吧;何况口袋里,万科还有超过1.58亿平方米(中达证券统计数据)的国内土地储备。在万科,你可以感受什么是“躺赢”。
既然可以“躺赢”,谁还在乎其他?
商业开发与运营方面,万科在2016年8月收购印力集团,不过并未发生想象中的化学反应,2020年累计开业面积达到989.8万平方米,增幅达到53.7%;可是63.22亿元的业务营收,增幅仅4.33%,甚至寄予厚望的印力42.22亿元的营收,还收获了1.62%的下滑。
至于物业管理,2020年在管面积已经达到5.78亿平方米(克尔瑞数据),行业无出其右,然而至今仍然没有上市音讯。
参考“一点财经”在《上市物业公司投资价值象限图:谁是大泡沫,谁是潜力股?》中的观点,万科的物业板块要好时代有好时代、要好爹有好爹,却没有迈出向前一步。
“我们一定会上市,但如果还是用物业的概念上,我觉得可能不一定合适。”折腾至今,万科物业不过改了个“万物云”的名字,万物云CEO朱保全也在为不上市寻找理由。眼下,靠山和规模都不好兑现,不换概念怎么成。
到最后,这些业务板块在温水中“炖自己”,公司的阴晴雨雪,还是要看物业开发板块的脸色。已经卷成这样,郁亮当然亟需一场改变,于是拉开了架势,开始一场内部的“赛马大会”。
这次人员调整,人们只看到王海武、刘肖、卢冰三人均得偿所愿,其实更多的是郁亮对他们的期待。
王海武本不是追求安逸的人,主动请缨从集团到印力开展工作;刘肖也要像当年任职中西部区首,将垫底的业绩抬升至全国第二时那样,将温水里煮着的印力叫醒;卢冰在天津积累的经验,最好能够拓展至北方大区,最好在上任后烧上新官的“三把火”,越快越好。
他们的身上赫然写着“鲶鱼”两个字。无论成败,他们必须给现在的万科带来全新面貌,给这场“赛马大会”开个好头。万科需要地产,但不能只有地产,得有人改变这一切。再不动手,怕是要栽跟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