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7美学,美学领域是什么意思( 二 )


因此,读者虽然不是文学文本的直接作者,却是文学作品的间接作者;读者不仅是鉴赏家,批评家,同时也是作家和诗人 。02 文学的影响力是通过接受活动由个人影响到转变到社会影响而实现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具有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 。所谓社会接受是指一部作品脱胎之后在到达读者之前,已经取得了社会的占有形式 。
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即使最新发表的作品,也不是信息真空里出现的绝对的新事物,而是要通过预告、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 。”一部文学作品在成为个人接受对象之前,或多或少都必须以社会的接受为准备,在作品产生和个人接受之间存在着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如出版社、书店、图书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义学宣传和文学教学等等 。
它们代表社会的、阶级的、集团的意识,指导读者应如何评价作家、作品,如何对待不同文学流派和文学时期,甚至整个文学史,应当阅读或不应当阅读哪些作家的作品,应当以什么作的思想和艺术标准去衡量作品 。可见,这种社会接受在沟通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在个人接受之前、之中和之后,影响着对作品的取舍、评价、认识和了解 。
比如在应该读什么作品,不应该读什么作品;应该怎样认识,不应该怎样认识等等过程中,具有某种规范性和规则性,虽然这种规范和规则在个人接受中不一定被严格遵守,但它们必然会对个人的接受活动起着控制和驾驭的作明 。一般说来,社会接受是作品达到读者手中的必经途径,但社会接受又是以个人接受作为基础和前提的,虽然个人接受必然在社会接受的基础上和指导下进行 。
姚斯认为,无论任何作品,读者都总是以自己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的 。所谓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他所处的地位和状况,他的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气质等等;而文学的期待视野则体现为他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从以往的阅读中获得的经验,他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和素养等等 。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阅读动机、需要和兴趣 。
这不仅决定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同时也决定文学作品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和对作品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和对作品的评价过程 。正因为如此,一部作品的接受方式、拭受程度、对它的评价以及它所产生的效果必然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 。接受美学还认为,接受活动是由接受和影响两种对立使命统一起来的过程 。当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他是把作品当作审美对象,当作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进行娱乐或当作深入了解作家,学习文学知识的手段,但同时他也接受了作品的种种影响 。
换句话说,读者既是作品的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变革自身的过程——是受作品潜在功能影响的过程 。这就是说,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认识,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读者的感受和思维方式,影响到他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到他对社会行动的看法,这种影响过程既是一个心理过程,却又不完全体现在个人内心里,而是要转移到社会上去,即由个人影响转变为社会影响,这就是文学作品且有社会影响力的原因 。
03 文学作品的效果,取决于作品自身的道德和美学内涵与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的辩证统一什么是文学作品效果?接受美学认为,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而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将他们从落后、愚昧的自然观与宗教的偏见,从传统的社会束缚和习惯势力下解放出来,促进新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的形成与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