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八哥声中的 时代进步和职业变迁( 二 )


类似“面子”行当如今已彻底消失 , 这些非必需品随着时代进步被淘汰被替代 , 也确实没啥可惜的 。 但八哥声中渐行渐远的民生职业 , 是值得城市挽留和政策设计探讨的 。 在我看来 , 这些行业体现着城市社会和生活依旧需要的基本供给 。
早餐工程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上海世博会之后 ,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 各类绿地竞相诞生 , 市民开窗见绿抬头是景 , 大树即八哥的家园越来越体现出城市的风景线 。 然而 , 在小区门口(因为弄堂也大面积地消失了)八哥的声音变得很单调 , 笔者听得最多的就是“快递来了!快递来了!”还有就是模仿焦虑的家长敦促孩子赶路补课——“迟到!要迟到了!”这两个声音的背景就是:庞大的市场元素 , 已成为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 。 只是快递市场是生活之必需 , 也是链接商品生产端和消费客户端的必然选择及互动 , 客观上还丰富了城乡就业岗位 。 而培训市场的弊端 , 正在被国家力量强力纠正 。 从经济型消费的观察角度 , 培训市场的烧钱就是资本绑架城市中产阶层家庭 。 这不仅直接制造和推波助澜公众焦虑感 , 也破坏了家庭消费生态循环 。
和整顿培训市场相比 , 笔者还是更关注早餐市场和政策性支持措施 。 早在2014年末 , 笔者就应邀参加了上海市委研究室的课题研究——如何全市性地进行早餐工程的全覆盖 , 当时目标就是在“十三五”末期得以展开 。 在调研中除了场地、租金和水电煤等成本的控制 , 居然还发现再不推进早餐工程 , 上海的传统早点如大饼、油条、糍饭糕、豆浆(即四大金刚) , 会出现技术上的失传 。 因此 , 在对策中就有徐汇区(代表市区)和金山区(代表郊区)的职业学校在保留西点专业的同时 , 要针对上海传统早点进行专业化的招生和职业培训 , 后来更是拓展到小笼、生煎和烧卖等 。
可喜的是 , 上海市政府终于推出了民心早餐工程 , 颁布了《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 其目标是涵盖每一个居民居住小区 , 上海各区分管商业的副区长是实际负责人 , 早餐工程的推出 , 也得到了各个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的鼎力呼应 , 相关企业则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经笔者观察 , 机制设计也比较合理 , 并运用了大数据和人口普查的基本成果 。 如各个居民住宅小区的主要出口 , 会出现一辆流动早餐车 , 早餐车不直接制作 , 而是由企业统一配送各类传统的中式早点并彰显食品安全证和统一的产品价格 。 一辆早餐车往往提供两个就业岗位(已统一培训) , 大约能节省上班族半小时的早晨黄金时间 。 价格也很亲民 , 属于丰俭随意;3元、5元和8元人民币不等 , 即可满足一位食客的早餐需求 。 而笔者在观摩中 , 又听到了小区门口大树上八哥们的叫唤——“茶叶蛋 , 茶叶蛋!”“菜包 , 八毛!菜包 , 八毛!”居民们都希望这样的安排能够长久下去 。
早餐工程 , 可以被视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抓手 。 它的经济逻辑就在于:以大数据、食品安全为依托 , 以食品工业化流水线的效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把具有亲和力的价格贡献给为城市建设奔跑的工薪阶层 , 最大限度地解放他们原本在家庭厨房里的早餐制作时间 , 同时给莘莘学子以便利和营养 。
早餐工程之外那些居民依旧需要的老物件修补等服务 , 在当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语境里被称之为“小修小补” , 同时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一刻钟(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 。 这不仅在上海 , 在全国各省份的所有城市都存在着需求 。 所以 , 商务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 。 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左右的范围内 , 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新商圈 。 而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里 , 除了买小菜、吃早饭 , 还有就是当年八哥声中的修修补补民生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