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民营开发商“大撤退”
来源: 拆神
无论是旧改,还是土地公开市场,接下来的楼市都会是国企的天下。
这也意味民企开发商的“大撤退”。
这个趋势,在广州、深圳第二次集中供地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明显。
与广州第一批集中供地,民企开发商高举高打不同,刚刚过去的第二次集中供地是“国家队”的天下。
数据最为直观。
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成交的23宗地块中,17宗是国企拿下的,金额超过563亿。
|来源: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就连在第一批集中供地有所斩获的龙湖、融创等开发商,在这一次也选择了“躺平”。
相比之下,民企无论拿地宗地还是拿地金额,都远远不如“国家队”,除了碧桂园,没有一家TOP30房企。
而部分地块不成交、底价、低溢价...民营房企到了缺钱和担心不敢买的地步。
局面彻底变了。
民营开发商选择“躺平,与近期的调控分不开:
在土地端,有22城集中供地,最高限制15%溢价率,并采用房价联动机制,降地价;
在开发商端:“三道红线”,限制债务高企的开发商融资,对企业进行了一波洗牌;
此外,还有第“四道红线”,开发商拿地金额不能超过年销售额的40%,就算是再有钱,也会被“限购”。
在金融端,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房地产贷款管理制度,压缩银行房贷比例;
在交易端,广州出台二手房限价,一手房街道限价,继续挤压市场泡沫,打击投资客;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一些家底薄弱、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不敢拿地,或少拿地,而只有家底深厚,资金实力强的开发商才会出手。
过去房企赖以所用的“高杠杆”利器即将宣布失效,资金压力加大,“疯狂土拍”,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房地产企业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龙头房企恒大出现实质性违约,不得不割肉求生。
除了恒大,头部地产商不时有资金链紧张的传闻出现,华夏幸福、泰禾集团、花样年、蓝光发展、宝能、河南建业...
|来源:说财猫
资金链的紧张,已经影响到企业拿地,部分头部民营企业今年拿地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恒大、碧桂园、世茂、金科、佳兆业、中南置地、阳光城等民营地产商显著放缓了拿地的节奏。
资本本来就是追逐利润的,地产的暴利预期没有了,民营开发商的收缩,也是战略选择。
|来源:来源中指院
2021年上半年50家代表企业拿地销售比
实际上,不仅是在公开市场,就连广州旧改,也上演了民营开发商的“大撤退”:
恒大退出黄埔沧联;
宝能退出黄埔枫下旧改;
龙湖退出黄埔永岗北社区旧改;
时代中国退出黄埔横迳、重岗旧改;
【 开发商|民营开发商“大撤退”】而奥园也将知识城旺田、新村,甚至荔湾东塱等已经招商的旧改项目摆上货架。
不久前,在广州拿下9个旧村改造项目,投资金额超过772亿的一家外地房企,如今也不得向银行之外的机构借钱融资。
旧改周期长,对资金要求高,尤其是黄埔的政策要求拆迁前置,开发商还没有取得正式合作方资格,就需要支付一大笔拆迁款。
而很多开发商的拆迁款,很多都是融资来的,如果市场行情好,那么这笔钱的成本可以用未来的商品房的销售来覆盖。
在调控如此密集的当下,一二手限价,市场预期变得不可预测,加上“三道红线”收紧,开发商想要借旧改项目融资,能借到的钱也越来越少。
再加上,由于黄埔建设用地指标缺口等因素,不少项目清零之后,融资地块一直都批不出来,更别说商品房开卖了。
旧改商品房不能入市,对于开发商来说,也就没有办法实现“自我造血”,而每天还要支付一大笔拆迁款,不少开发商咬牙扛着。
推荐阅读
- 当事人|房产商不办按揭怎么办?
- 春节|如果能重来,阳台一定“9不装”,并非迷信,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
- 阿里巴巴|宝龙地产“期望”过高 未达销售目标
- 贷款|5月起,“2道铁令”,今后这1种买房方式再也行不通了
- 住宅|现在买房,选“高层”还是“低层”好专家20年后差别很大
- 集体经济|征拆赔款找,查了才知有这么“多”…
- 宝龙地产|银行大厦几十层高,能“物尽其用”吗?各个楼层都是干啥的?
- |“最惨购房者”相关话题登热搜榜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房贷|“重启”拆迁?这2类房子或全拆重建,两类人受到影响
- 床头柜|95后姑娘的“穷装”卧室火了,环保又精致,软装的力量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