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豪华公寓不再高冷:00后都来这儿写作业( 四 )



刘玮妍喜欢收藏介绍黑石公寓的书籍
因为从事艺术策展工作 , 家里最多的饰物就是绘画、装置和画册 。 玮妍添置了各种收纳书籍的小家具 , 书柜、推车、收纳架 , 富有设计感的书籍让老公寓显得更有文艺气息 。

空房间随时可以变成一场展览
所有的立面都保留了大白墙 , 方便挂画、办展览 。 玮妍在每个细节的改造装修上 , 都考虑了“家+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
装修完之后 , 玮妍拍摄了自己在家 , 做成Vlog上传到网络后意外获得20多万观看 , 这才发现网友们对于黑石公寓的巨大好奇心 。

工作日的下午三、四点钟 , 邻居王老师常常来敲玮妍的门 , 她总是带着亲手做的食物 , 热情地邀请她一起吃“海派下午茶” 。
雨季 , 王老师会细心地研磨薏米杂粮糊 , 叮嘱玮妍要祛湿养生 。 初秋 , 也会送来高热量的炸鸡排 , 把她当女儿一般宠爱 。
王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 , 她的女儿是一位钢琴教师 , 母女俩在黑石公寓住了多年 , 经历了这栋老建筑成为新网红的整个过程 。 “社区改造后很热闹 , 女儿上班、去对面听音乐会都很方便 。 ”

德国人Christian从事小提琴贸易和维修工作 , 7年前他就搬进了黑石公寓 , 认识玮妍后 , Christian几乎把自己认识的每位“黑石人”都介绍给了她 , 从楼里的邻居 , 到经常来黑石听音乐、喝酒的朋友 。

搬入黑石公寓后 , 刘玮妍从古典乐小白变成了爱好者
黑石公寓的住客 , 大多对老上海建筑非常痴迷 。 他们也曾住过克莱门公寓、伊丽莎白公寓等老洋房 , 外观虽然漂亮 , 但内部木结构却因年久失修 , 走上去有“咯吱咯吱”的响声 , 还易有潮湿渗水等问题 。

相比之下 , 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黑石公寓在百年后仍然保持着异常的坚固 。 玮妍刚搬进公寓的时候 , 夜间11点后电梯会停运 。 “每次晚归 , 提着裙子走楼梯 , 感觉自己像半夜回家的灰姑娘 , 踩在楼道坚实的地面上 , 觉得特别安心 。 ”


2019年 , 建筑师何孟佳、室内设计师黄全接手了黑石公寓及社区的改造项目 , 经过大量复杂的调研和走访 , 最终决定了改造方案:黑石公寓的1层、2层改为公共空间:书店、咖啡店、唱片店、工作室等 , 3层到6层保留居住功能 。
黑石公寓侧后面的建筑 , 被改造为设计家居店、餐饮、酒吧等 , 形成一个休闲的开放街区 。

改造前 , 很少有人会走入黑石公寓背面的区域
由于历史久远 , 黑石公寓的资料大多已丢失 , 网传它的名字由来是“用了黑色的石材建成” , 改造后的黑石公寓一夜爆红后 , 这个说法甚至还成为“词条” 。
何孟佳和黄全做了大量的文献查找工作 , 发现最可信的说法是:黑石公寓的投资人是一位传教士 , 他的名字叫James Harvey Blackstone , 公寓的命名取其姓氏 。

因历史久远 , 黑石公寓的建造石材显得发黑、暗沉
开始改造设计前 , 建筑师与设计师终于获得批准 , 踏入这栋路过无数次的老建筑 , “带着探秘的心情 , 好像在窥探100年前的生活 。 ”
作为一个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设计师 , 黄全第一次走进公寓大楼 , 还是被内部的装饰惊讶到了 。 “超乎想象 , 100年前的老楼里竟然有这么跳跃的颜色 。 ”


黑石公寓内部装饰
楼道墙面的蓝绿色仍然是100年后的流行色 , 腰线形式、马赛克拼花 , 这些内饰元素至今仍走在视觉审美的前沿 。

黄全想让更多年轻人看到黑石公寓的美 , 在改造底层书店时 , 融入了黑石圆弧形元素、1:1复刻了原有的纹样图案 , 甚至腰线的比例都精准地测量、再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