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

新余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加强犬类管理,防止狂犬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县以上城市(包括县镇、下同)市区、近郊区、新兴工业区、游览区、港口、机场周围,严禁养犬,但有关单位确因警卫、科研、军警工作需要养犬以及居民饲养宠物犬的除外 。
宠物犬的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省畜牧兽医部门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定地区划定范围禁止养犬,并可以将其他非禁止养犬地区划分为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 。
禁止在主要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遛犬 。主要道路名录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
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在重大节假日或者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划定范围禁止遛犬 。
第四条 居民饲养宠物犬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有本市、县(区)常住户口;
(二) 单户居住;
(三)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第五条 本办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范围内的有关单位需要养犬、居民需要饲养宠物犬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县(区)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其中,居民在提出申请前,应当先征得居民委员会的同意 。市、县(区)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对符合条件的,发给《犬类准养证》,每犬一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 。
第六条 凡养犬的单位或个人,应携所养犬到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按规定进行登记、缴费、挂牌,领取《家犬免疫证》和“家犬免疫牌” 。

新余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


第七条 《犬类准养证》、《家犬免疫证》和“家犬免疫牌”由省有关部门统一制定 。所发证、牌不得转借、冒用、涂改、伪造和买卖 。
第八条 凡获准养犬的单位或个人所购犬类,如无《家犬免疫证》、“家犬免疫牌”的,应一律圈养或拴养,并应限一定期限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申请检疫,注射疫苗 。
第九条 凡未挂“家犬免疫牌”的犬,一律视为野犬,城市由公安部门负责捕杀,农村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或指定人员)捕杀 。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应积极配合捕杀狂犬、野犬,狂犬尸体必须焚烧或深埋,严禁出售或食用 。
第十条 凡携带犬的各种马戏团,到当地演出之前,应向县 (市、区)级公安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示《犬类准养证》等,经准许后,方可演出 。否则,公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禁止其在本地演出 。
第十一条 获准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每年四月底以前,向发证机关缴纳管理费 。其中,重点管理区每只犬第一年为500元,以后每年度为300元;一般管理区内的收费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村地区养犬免收管理费 。对盲人养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养扶助犬,以及有关单位养军警用犬、科研用犬的,免收管理费 。对养绝育犬的或者生活困难的鳏寡老人养犬的,减半收取管理费 。犬主应当每年携犬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按指定的时间、地点由兽医人员给犬注射疫苗,办理免疫手续,并在颈部挂上“家犬免疫牌” 。犬的免疫注射费由畜牧兽医站按省价格、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 。养犬缴纳的管理费全部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养犬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
(二) 犬咬伤家畜和糟蹋庄稼等物,犬主应当作必要的赔偿;犬若伤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犬主必须承担被咬者的全部医疗费和误工损失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