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漂”族生活图鉴:住?房,高收入却难有存款( 二 )






港漂生活经历分享
(一)乖乖女孩成了网瘾少女
小丽(化名)来香港是替母亲圆梦 , 因为妈妈很羡慕她的一位嫁到香港的朋友 。 在妈妈的鼎力支持下 , 小丽从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拼杀出来 , 孤身一人来到香港读书 , 成为了妈妈的骄傲 。



妈妈帮助小丽操办香港高校的入学申请在小丽读高中的时候 , 她一直是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学生 , 因此妈妈对她也给予了很多的希望 。 但在小丽读大三的时候 , 妈妈接到学院老师的电话 , 才了解女儿在学校的真实生活 。 她已经成了“经常缺课 , 不交作业的坏学生了” 。
小丽说 , “她不适合这里” 。 在之前 , 她过的是作息规律的生活 , 她习惯了她的时间和日程被别人安排和填满 , 她也只有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 , 根本不用自己去做选择 。 但大学校园生活带给她许多自由与选择 , 尤其是香港的大学 , 学生的自由度更高 , 时间久了 , 她渐感力不从心 。 更严重的问题是学业压力 。 她所在的大学是全英文授课 , 大一课程难度还跟得上 , 到了大二 , 课程难度陡然上升 , 加上她有点放飞自我 , 发现很难跟上进度了 。 跟不上进度导致她拖延了很多课程任务 , 越拖延就越跟不上 , 最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 到了大三 , 小丽搬出了学校宿舍住 , 和同学在校外合租 。 她拒绝出门 , 拒绝上课 , 拒绝与人交流 , 甚至干脆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 , 逃了好几门课 。 她内心也很焦虑 , 又不好意思和父母说 , 就通过网游来缓解焦虑 。 到最后 , 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女 。
和妈妈通过电话后 , 小丽咨询了心理医生 , 被诊断为抑郁症 。 好在在各方帮助下 , 她还是顺利毕业了 。
(二)港漂七年的女孩
一个七年资深港漂 , 花了20万在香港求学 , 毕业至今月薪2万 。 她算了一笔账 , 每个月的花销为:房租6000元+网费水电费电话费800元+吃饭花销5000元+交通费800元+化妆品1500元+衣着打扮花销2000元 。 当然 , 她的化妆品用的是比较大牌的 , 像兰蔻、雅诗兰黛之类 , 不过 , 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 , 同类牌子肯定比在大陆买要便宜 。 吃的就比较简朴了 , 据说连一碗面都不敢随便吃 , 因为一碗面动辄50元起步 , 所以一般就吃大家乐(快餐餐厅) 。 算下来 , 一个月剩不下多少钱 , 有时候稍微奢侈一下 , 收入还抵不了开支 。



大家不要以为是她工资不高的原因 。 根据《香港财经时报》的统计 , 2021年 , 香港收入中位数 , 男性为20 000万 , 女性为17 000元 。 所以 , 她的收入比中位数都要略高 。 当然 , 行业不一样 , 中位数会有差异 。 其中商业相关行业的中位数相比其他行业还是偏高的 。



当然 , 港漂们也面临着因语言、文化差异 , 与香港本地人的交流不是很密切的社交困境 , 导致一些“港漂”们抱着一种“过客心态” 。 虽然他们周围的香港同事很有礼貌 , 但是却较难融入他们的圈子 。
(三)港漂中的高收入人士
李先生老家在深圳 , 毕业后到了香港发展 。 现在 , 他和他妻子加在一起税前收入可以达到12万多元 , 属于“港漂”族中的高收入人群 , 而且在香港买了房(严格意义上 , 他已经脱离了“港漂”族了) , 每个月的月供3万多元 。
因为摆脱了租房的困扰 , 所以他觉得香港其实很宜居 , 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 价格也不算太贵 , 居民守法意识也比较高 。



菜单中价格均为港币(HK$)
他比较了一下他们在深圳和在香港的吃饭的花销 。 在深圳叫一个外卖工作餐稍微好一点的几乎不低于人均30元 , 跟老婆两个人出去点几个菜 , 也随随便便就能超过200块钱 。 而在香港 , 如果在公司周围的小店挑一家吃 , 一个套餐大约花费40到50港币 , 吃的还不错 , 分量也还足 。 此外在Taste里面还可以买到60港币一大份的寿司拼盘 , 不到15港币一磅(0.9斤)的猪脚 。 所以在他的眼中 , 香港的消费除了住房 , 其他方面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