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春兰空调覆灭史:连续8年销冠,年利润6亿,如今靠卖房续命?( 二 )



最后 , 陶建幸召集管理层连续开了好几天的会 , 一点点梳理工厂现有的生产情况 , 以及亏损的原因 。
他发现 , 虽然他们的产品种类很丰富 , 却没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 , 有竞争力的 。


“从下个月开始 , 这40款产品全部停产 。 ”
“陶厂长 , 这可不行啊 , 如果停产 , 咱们600多万的设备和半成品 , 可都浪费了呀 。 ”
“我们现在的目标 , 是要做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 听我的 , 出了问题我担着!”
不得不说 , 陶建幸的这“三板斧” , 有胆有识 , 效果也是杠杠的 。
泰州冷气设备厂按照“让开大道 , 占领两厢”的战略 , 主攻7000大卡以上的柜式空调和3000大卡以下的家用空调 , 迅速扭转了颓势 。

1989年 , 冷气设备厂正式更名为“春兰” 。
乘着空调市场爆发的风口 , 春兰空调的热度也不断升温 。 再加上陶建幸提出的“销售代理”方式 , 在全国各地都建起了销售网络 , 春兰空调迅速畅销全国 。
到了1994年 , 春兰空调进入鼎盛时期:拥有12家工厂 , 产值52亿 , 年销售150万台 , 市场占有率高达40% 。
“中国空调之王” , “连续8年销冠”的称号 , 呼啸而来 , 陶建幸觉得:在空调领域 , 已无人能比了 。
于是 , 他开始计划寻找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 从而带着春兰走得更远 。
然而 , 也正因为这个想法 , 让陶建幸与成功 , 渐行渐远 。

02 衰于“多元化”作为新时代有知识的企业老板 , 陶建幸特别喜欢看一些管理学著作 。
尤其是“企业管理之父”杰克·韦尔奇的书 , 他反复读了很多遍 , 对韦尔奇执掌的GE公司 , 非常崇拜 。

“GE名下有13家子公司是世界500强 , 我也要把春兰做成这样的明星企业!”
陶建幸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用20年 , 让春兰集团成为“中国的通用” 。
不仅如此 , 2000年 , 陶建幸真就去了GE总部 , 还与韦尔奇有了如下的对话——

“你的公司已经100多岁了 , 我的才十几岁 , 你的营业额有4000多亿 , 我只有100多亿 , 但这些钱做家电、造卡车、做摩托车 , 够了吧?”
可谁知 , 韦尔奇立马给陶建幸泼了一盆冷水:“多元化不取决于你的资产和年龄 , 而取决于你的能力 。 ”
要知道 , GE虽然子公司众多 , 但大都是以工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 领域垂直且细分 。

而陶建幸布局的多元化 , 则是跨越了冰箱、摩托车、卡车、房产、酒店、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高能电池……等等多个“谁也不挨谁”的领域 。
最可怕的是 , 这些领域还不是上来就“赔钱”的 , 这才让陶建幸一步步陷入了泥沼 。
比如说 , 1994年 , 带着20亿 , 陶建幸一下子杀入了摩托车行业 。 没过多久 , 便推出了两款明星产品:春兰虎和春兰豹 。 每款车型售价高达5000元 。
那可是在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90年代啊 , 但“骑虎驱豹 , 威猛凛凛”的广告词 , 再加上“春兰”的名头 , 仅仅半年的时间 , 陶建幸就卖了6万台摩托车 , 收入近10亿 。

试水成功后 , 陶建幸继续乘胜追击 , 又花重金收购了亏损的东风汽车制造厂 , 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 推出了春风牌卡车 , 当年就在全国排到了前三名!
然而 , 毕竟春兰不是做摩托车、卡车出身的 ,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 , 春兰虎、春兰豹以及其他产品没有能力跟进转型 , 而逐渐被市场淘汰 。
2002年 , 春兰持股的江苏春兰摩托车有限公司、动力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洗涤机械有限公司全部亏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