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中国房地产的关键时刻, 路在何方?

楼市|中国房地产的关键时刻, 路在何方?

文章图片

楼市|中国房地产的关键时刻, 路在何方?

今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 , 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难关 。
从“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到“三条红线” , 再到银行贷款收紧 , 来自各方的压力屡见不鲜 。 潮水退去 , 才知道谁在裸泳 。 行业巨变 , 在中国发展多年、一直红红火火的地产经济开始重新洗牌 。 优胜劣汰是企业发展的丛林法则 , 在这种大浪淘金式的行业整合中 , 稍不留神 , 就可能被吞噬在时代的洪流中 。

但对于好企业而言 , 更是千载难逢的契机 , 将地产行业归类于“夕阳产业”仍言之尚早 。 浪平之后 , 谁能在这个时间窗口华丽转身 , 谁才能继续永立潮头、成为好赛道上的弄潮儿 。
此时的地产行业 ,
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长期主义者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 , 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 。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 曾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动力 。 2020年 ,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 , 城镇人口增速从2010年的3.82% , 下降到2019年的2.05% 。
尽管增速放缓 , 但对比美国如今82%的城镇化水平 , 我们可以看出 , 中国的城镇化 , 仍有接近20%的发展空间 。 只是 , 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 , 已经从最初的“野蛮生长” , 开始更多地转向了内部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 。
德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 , 中国房地产业逐步步入供大于求的存量时代 。 在传统模式下 , 房地产行业的繁荣 , 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土地的持续快速升值上 , 房价趋稳意味着这部分收入上升空间受限 。 也就是说 , 越来越多房企必须将重心开始转向存量市场 , 通过在运营环节提供增值服务 , 才能逐步提升盈利水平 。

曾经的房地产行业逻辑 , 已经变了 , 现在拼的是“质量” 。 而这种转变 , 从美国的经验中 , 我们可以窥到未来的大趋势 。
与中国类似 , 住宅地产是美国最大单资产类别 , 增加值对GDP贡献大约在13%左右 。 2000年至今 , 美国成屋交易数量占房地产销售总量的83%-95% , 这是因为 , 如今美国居民在房屋上的消费属性 , 远大于投资属性 。 这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多年的必然结果 , 也是中国正在走进的“存量”市场 。
【楼市|中国房地产的关键时刻, 路在何方?】在买方市场成为主导的情况下 , 对企业品质的要求 , 自然到达了另一个高度 。 因此 , 美国的房企呈现出了绝对的“马太效应” , 莱纳公司、帕尔迪、霍顿公司这三大房地产公司垄断了美国房地产的半壁江山 。
这三家企业的主要业务 , 基本上覆盖了美国的50个州 , 星罗遍布 , 但并未仅聚焦于纽约、华盛顿等大家心中公认的“高房价”核心城市 。 因为 , 当房屋属性由金融投资品转换为生活必需品 , 这种“城市下沉”就成了必然 。
不难看出 , 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 , 成为了未来中国优秀房企的最重要品质之一 。 在地产圈 , 碧桂园以稳健的“长期主义” , 凸显着自己的特色和韧性 。

碧桂园在坚持一到六线城市均衡布局这点上 , 与美国头部房企高度相似 。 在中国城市化福利逐渐吃尽后 , 一线城市的“反弹”是最为剧烈和明显的 。 土地有限、严格限购政策执行 , 曾经房企们争着拿地的“金饽饽” , 慢慢变成了“烫手山芋” , 吞不下、吐不出 。
但与之相对比的是 , 在“刚需之处” , 也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政策 , 限制却相对较少 。 而在我国Top 10的房企中 , 碧桂园是少数长期坚持均衡布局的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上半年 , 碧桂园的目标为一、二线、三四线的权益可售资源分布达到2928亿元、5257亿元及8715亿元 , 均衡配置 , 不是说说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