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房企患上“厌地症”,土拍已是反向指标?!

银行|房企患上“厌地症”,土拍已是反向指标?!

文章图片

银行|房企患上“厌地症”,土拍已是反向指标?!

土地拍卖——房价走势的风向标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 但对于楼市而言 , “一年之计在于地” 。


土地一直被视为是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指标 , 与此同时 , 它也是决定房价的要素 。 因此 , 每一场土地拍卖都被视为是房价走势的风向标 。


这也就导致了土地拍卖往往会成为其所在城市、所在片区的盛事 , 尤其是在高地价、高楼面价、高溢价率这“三高”成为土拍的关键词后 , 楼市节奏屡被带燃 。


统观此前那些房企在土拍市场中鏖战的身影 , 无不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 让开发商和置业者的信心倍增 , 都更是对在售项目及二手市场具有较强助涨作用 , 因而成为绝对的正向指标 。


但具体到深圳土拍市场 , 自2020年至今 , 加上两次新政 , 再结合土地出让市场的转变 , 条件完全改变之后 , 土地拍卖已然成为反向指标!

那么 , 原本绝对正向的土拍为何会变成反向指标呢?


风向逆转 , 房企患上“厌地症”?

统计显示 , 今年下半年以来 , 房地产金融日趋收紧 , 仅7月以来就有22个集中供地城市对供地规则进行了调整 , 特别是明显加大了对房企拿地资金与竞拍资格的审查力度 。


与此同时 , 房企三道红线 , 基金、商票收紧 , 银行五道红线 , 加之购房首付款严查等多重因素叠加 , 让大家看到了市场的“缺钱”程度 。


此种情况下 , 房企在第三季度开始 , 拿地热情明显低落 , 于是成都、福州、济南、青岛、天津等多个集中拍地的城市出现了土拍终止出让的现象 , 接下来的广州、杭州乃至深圳的集中拍地也曾被按下了暂停键……


事实上 , 土地成本占房价比例之高众所周知 , 各个城市亦采取了竞配建、竞自持、限地王等稳低价的措施 。 很多房企开始意识到 , 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之下 , 就算是项目上马了 , 若稍有不慎导致资金链断裂 , 那就再无转圜余地 。


后续的走向大家也心知肚明了 , 回望深圳和广州不日前的拍地情况 , 曾经宁可赔钱玩规模的各大中小房企 , 患上“厌地症” 。
曾经的楼市盛事已是第一反向指标

当越来越多的中小房企在停滞不前与爆雷之前选择躺平时 , 当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仍然是主基调时 , 其实土储数量越多的房企反而越发不利(国家队除外 , 毕竟优势明显) , 从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


同理 , 对于那些土地供应大户的城市或者是片区亦是利空 , 因为土地供应量越大 , 就意味着新房数量越多 , 就越不利于维持房价水平 。 由此 , 基于价值层面考量 , 土地拍卖就成为了一种明显的反向指标 。


不妨大胆推测 , 对于房企们来说 , 在建安成本几乎是大差不差的基础上 , 接下来的房地产开发领域 , 比拼的将不再是谁的质量更胜一筹 , 反而是谁的成本更低!


如果照此推断发展下去 , 房企在产品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 , 但工程质量却在原地打转 , 出于成本和利润考虑 , 产品硬要上马的话 , “高标准设计 , 低质量兑现”或将成为普遍现象 。


时下 , 就连深圳这种热点城市的盘 , 都曾出现过数例因交付标准下降而导致业主集体维权的事件 , 虽然此前也曾有类似风波 , 但在不同的语境之下 , 购房者看待此类事件的心态早已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