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二 )



用杉杉掌门人郑永刚的话来说 , 这不是“心血来潮” , 而是“蓄谋已久” 。
1997年 , 金融风暴席卷亚洲 , 这次金融危机造成了亚洲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 不少大型企业纷纷倒闭 。 幸运的是 , 中国大陆由于应对得当 , 基本避开了这次危机 。
但郑永刚却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杉杉的发展短板:在设计上的更新换代能力不足 。 同时 , 国有背景的杉杉在人才引进相关制度上相对僵化 , 无法与国外服装品牌抗衡 。 因此他决定转型 。
事实上转型的路并不好走 , 杉杉在进入锂电池行业后的八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 ,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 , 一是因为上市后杉杉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 且杉杉服装板块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好 , 能支撑锂电池板块的发展 , 二是因为锂电池材料属于蓝海市场 , 国内当时极少有企业进入此行业 。
直到苹果横空出世 , 在全球捆绑招标 , 杉杉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 。
如今杉杉已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 出货量占全球总量的30% , 而其服装产业也于2018年完成分拆 , 独立上市 。
在这场跨界转型中 , 杉杉收获的除了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格局 , 最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高精尖产业形成了护城河 。 而今新能源已然成为风口 , 杉杉迎来了又一波增长期 。
(三)奥康:实干家“不务正业”做生物疫苗
多数人对奥康的印象还停留在“鞋王企业”、“头部民营制鞋厂”上 , 这家生于1988年的温州品牌曾经占据了一代人的回忆 。 然而就在外界对奥康未来要如何发展、是否需要转型议论纷纷的时候 , 这家鞋企却已不声不响的在医药板块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1世纪初 , 中国加入WTO带来了良好的经贸环境 , 服装产业飞速发展 , 内有新品牌不断涌现 , 外有“洋货”冲击国内生态 , 奥康面临的竞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
同时 , 专注皮鞋为奥康带来了结构单一的经营风险 , 为了减少风险 , 奥康一方面在皮鞋领域继续深耕 , 另一方面开始发展其他业务 。
事实上 , 奥康在不少领域都进行过尝试 。 2003年 , 成立中瓯地产进军房地产行业;2004年 , 成立康华生物涉足疫苗产业;2009年 , 成立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拓金融领域 。 这其中除了康华生物以外 , 其他业务均不温不火 , 如今已基本没了声息 。
而众所周知 , 医药生物行业是典型的长尾市场 , 在前十年康华生物一直处于研发阶段 , 承载了巨大压力 , 2014年其研发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正式投入市场后才迎来了转机 。

目前 , 康华生物作为国内首家 , 也是唯一一家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生产企业 , 其经营状况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 2018年 , 康华生物的利润超过了奥康国际 , 今年三季度 , 康华生物的净利润达3.31亿元 , 同比增长105.74% , 疫苗毛利率达92.48% 。
疫情黑天鹅过后 , 依靠线下实体经销的奥康鞋业持续低迷 , 同时随着消费者穿搭习惯的改变 , 如今皮鞋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运动鞋 , 奥康的市场遭到一再缩减 。 与此同时 , 宠物市场迅速壮大 , 带动宠物经济快速发展 , 摆在康华生物面前的是广袤蓝海 。
(四)朗姿:服务女性“由内到外”、由服装到医美
朗姿成立的时候 , 国内高端女装市场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 , 这给了朗姿发展的空间 。
然而好景不长 , 上市仅2年 , 朗姿的利润便遭遇下滑 , 此后一直没能“翻身” 。 据财报数据显示 , 2011年朗姿上市的首年利润就达到了2.09亿元 , 而2020年其全年利润仅1.42亿元 , 这还是在同比增长了141.65%的情况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