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原文翻译赏析,师说全诗的意思( 四 )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 , 从青年时代起 , 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 。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他并不悔 , 还愈来愈有自信 。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 , 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 , 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 。后来逃难到徐州(799) , 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 , 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 , 学古文 。张建封死后 , 仕途不通 , 到洛阳闲居(800—801) 。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 , 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 , 奖励有加 。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 , 礼貌之不答 , 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 , 宜乎余之不为也 。苟来者 , 吾斯进之而已矣 , 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 , 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 , 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 。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 , 指示怎样做人 , 怎样作文 。在韩愈看来 , 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 , 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 。他进了国子监后 , 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 , 给他们奖励和指示 , 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 , 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 , 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 。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 , 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 。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 , 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 , 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 。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 , 分贤与不肖 , 公卿贵位者之任也 , 愈不敢有意于是 。如生之徒 , 于我厚者 , 知其贤 , 时或道之 , 于生未有益也 。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 , 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 , 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 , 表示愤慨 , 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 。《师说》的最后一段 , 声明写作的由来 , 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 , 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 。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他是有的放矢的 。
在这篇文章里 , 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 , 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 , 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 。因此 , 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 , 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 , 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 , 只问他有没有“道” , 有就可以为师 , 所谓“道之所存 , 师之所存也” 。接着(第2段) , 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 。现在一般人 , 既不能“无惑” , 又“耻学于师” , 所以越来越愚蠢 。然后列举事例 , 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 。他说有一种人 , 即士大夫 , 对于儿子 , 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 , “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 。又有一种现象 , 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 , 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 , 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 , 谁是弟子 , 则大家共同非笑 , 问其理由 , 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 , 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 , 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 , “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 , 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 , 这些人都“不及孔子” 。而且孔子还说过 , 三个人里面 , 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 。因此 , 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 , 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 “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就是说 , 弟子可以为师 , 师也可以为弟子 。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 , 最后结论很简单 , 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 , 即能者为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