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文选题方向 足球论文题目有哪些( 六 )


2021中乙联赛参赛球队一览
但是 , 中乙联赛、中冠联赛和区域业余联赛是否能够实行整体性、升降级衔接的竞赛结构还需要结合中国足球的实际进行探讨 , 原因在于:一方面 , 从促进竞争提升足球竞技水平的角度 , 整体性、升降级衔接的中乙联赛、中冠联赛和区域业余联赛利于为有愿景且获得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和地方企业财力支持的俱乐部打通一个向上升级的渠道 , 同时也能吸引中超、中甲俱乐部的青年人才或者是富余人员加入 。由此 , 中乙联赛、中冠联赛甚至区域业余联赛的竞技水平将会大幅提升 。
但是另一方面 , 半职业和业余联赛成为职业联赛的附属品 , 是否会影响到业余足球俱乐部的发展从而影响足球的普及?日本J-League和JFL之间的冲突值得我们研究 。虽然在“百年足球愿景”指引下 , 1999-2014年的日本5级升降级制联赛金字塔体系带动了注册球员和J-League足球俱乐部的快速增长 。但索尼仙台FC、本田FC等业余俱乐部由此面临财政危机以及佐川SC俱乐部破产的现实 , 不仅导致JFL俱乐部数量减少到14个 , 同时也影响到了9区联赛、都道府县和北海道地区联赛俱乐部对JFL的参与热情 。
博弈的最终结果是J-League定位为1-3级 , 并与JFL之间形成“准入制+升降级制”的既相互独立又复合衔接的关系 。由此 , JFL与9区联赛、都道府县和北海道地区联赛共同成为一体的业余足球联赛体系 , 主要服务于业余人群 , 并利用财务准入要求限定那些有意愿进入J-League的俱乐部的竞争力 。
我国同样存在相似案例 , 2018年深圳人人足球俱乐部因财力无法支撑从而退出中乙联赛 , 但强调依然会服务于业余足球和青少年足球建设事业 。因此 , 中国足协半职业联赛与业余联赛的结构衔接该如何设计 , 如何平衡纯粹的业余足球和职业足球“练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
2.3U13-U17年龄段青少年联赛队伍参赛数量较少和竞赛质量不高
中国足协联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17年推出了区域性周末主客场联赛赛制的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 。2018年 , 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由3个年龄段增至5个 , 参赛球队由87支增涨至274支 , 赛事总量由564场增至2700余场(新浪体育 , 2018) 。
相比2011年之前 , 中国青少年有了更多参加足球赛事的机会 。但是基于中国足协的统计数据 , 可以看到我国U13-U17年龄段青少年联赛队伍依然存在参赛数量较少现象 。
以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2019赛季为例 , U17年龄段分6个赛区 , 每支队伍参赛数量最多9场、最少4场;U15年龄段分5个赛区 , 每支队伍参赛数量最多10场、最少5场;U14年龄段分6个赛区 , 每支队伍参赛数量最多10场、最少5场;U13年龄段分6个赛区 , 每支队伍参赛数量最多10场、最少的福建天信队仅参加了2场比赛 。
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2019赛季
与参赛量较少并存的是队伍水平差距明显导致竞赛质量不高 , 以净输3球的比赛为基准 , U17年龄段场次占60%、U15年龄段场次占35%、U14年龄段场次占36%、U13年龄段场次占52% , 最大分差出现在U15年龄段比赛中 , 新疆宋庆龄队以21:0战胜宁夏火凤凰队 。
因此 , 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U13-U17年龄段青少年联赛队伍参赛数量较少和竞赛质量不高的问题亟待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