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多少米多少公里 马拉松多少米

中国人的奔跑史,大约是从上古夸父逐日开始的,《山海经》中说“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飞一般的逐日速度,估计博尔特也只能甘拜下风吧 。
随着文明的进化,文字开始出现,而古人对跑的重视,从造字上就能看出来 。关于每一种步行的姿态,古人都有专门的文字表达,《说文解字》中说“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走也 。”除此之外,还有代表疾行的趮(zào),代表低头疾行的趛(yǐn)、代表怒走的趌(jí)、代表小步快跑的趆(dī)等 。据说,爱斯基摩人对雪有60余种描述,原因在于当地常年下雪,如何描述雪的情况关系到生命安全 。中国古人创造出如此之多的与跑有关的文字,也反映出“跑”对古人的重要性,或者说跑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了 。
那么,中国古人到底有多能跑呢?以文献记载来看,古人速度几乎让现代人望尘莫及,一次三百里、跑三个马拉松才是起步而已,日行五百里一点都不稀奇 。

马拉松多少米多少公里 马拉松多少米


马拉松多少米(马拉松多少米多少公里)
《史记》记载,夏桀和商纣都是“足追四马”的强人 。纣王的铁杆忠臣蜚廉也是飞毛腿,《秦本纪》记载“蜚廉善走”,是“风一般的男子”,所以又被称之为“飞廉” 。反周义士蜚廉有两个儿子,他们后代分别建立了秦国与赵国 。
夏商历史记载较少,可不可信见仁见智,但文字却是诚实的 。在甲骨文中,有“奔”、“逐”、“走”等文字,其中奔字上部一个人,下部三止(脚趾),以众多脚趾表示急速运动,走字像一个人甩开两臂迈开大步朝前奔跑的样子,这两个字都很难反映商朝人的速度,但逐字却可以让人想象到商朝人的速度之快!
【马拉松多少米多少公里 马拉松多少米】甲骨文中的逐字有五种写法(见上图),下部是一个止字,上部分别为或代表野猪的“豕”、或是“犬”,或是“兔”,或是“鹿”,都是被追赶的各种动物 。因此,“逐”字所描绘的是古代的一幅打猎图,反映了先民们为了生存,追捕野兽的情形 。通过逐字,我们可以还原三千年前的场景:野兽奔跑在前,人在后拼命追赶,看上去像是人兽在竞赛一样 。
由此可见,商朝人最快的速度,大约是与野兔、野鹿、野猪等赛跑,并且有时能够追上这些动物 。《淮南子》中说孔子“足蹑郊菟”,跑得比兔子还快,古人形容别人跑得快,不是拿马而是拿兔子来作比喻 。
周朝之后,关于奔跑的记载多了起来,尤其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征战不断,对士兵奔跑能力有较高的硬性要求,于是这时古人奔跑能力可以大规模的秒杀今人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虎贲”一词,其中的“贲”通“奔”,意思是跑得快,吴起兵书《吴子》中说“力轻扛鼎,足轻戎马”,当时练兵重视力气与速度 。关于当时列国士兵的行军速度,史书上有很多记载 。
春秋吴楚之战时,《墨子非攻》中说“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吕氏春秋》中说“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善于奔跑)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五战五捷,遂有郢 。”周代一里大约400余米,三百里相当于如今的100多公里、三个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阖闾练兵一次跑这么远,可见周代士兵之能跑,另外吴楚之战时“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说明当时可能打了一场闪电战 。
战国魏武卒是一支重装步兵,由吴起训练而成,《荀子》中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魏武卒不愧是当时第一强军,重装行军时还能“日中而趋百里”,估计让很多现代军人都望尘莫及,乃至让很多专业运动员都汗颜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