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说MJ到底什么意思 男生说mj到底什么意思lj( 四 )


网红经济的野蛮生长带来了问题和焦虑 。网红经济的高超营销手段不断蛊惑人们、煽动起不必要的消费欲望 , 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值服务,而自己则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有了反思 。“佛媛”一说能够挑动神经,恰恰在于其表面无欲无求实则物欲横流的强烈反差,激发了人们的厌恶 。另一方面 , 网红经济中一直存在虚假营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比如“带货一哥”辛巴曾因售卖假燕窝遭到行业广泛讨论和监管重罚,罗永浩也曾经带货“翻车”,其影响的恶劣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往往是在针对女性网红的抨击中 , 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被放大为群体性现象 。从“佛媛”“病媛”到仍在出现的各种其他“X媛”,此类指控呈现泛化趋势,值得深思 。
“X媛”偏见从哪里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X媛”成为众矢之的是偏见使然 。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人有产生偏见的倾向——泛化、概念化和分类是人性本能,这能帮助指导我们尽快适应日常生活,但人们也因此容易形成非理性的分类,对经验世界过度简化 。个人价值体系是一种尤其使我们倾向于做出毫无根据的预判的分类,消极的偏见往往是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反射,我们有多么珍视自身的存在模式,就会以多大的强度贬低或攻击那些看上去威胁到我们的价值观的事物 。无论是积极的偏见还是消极的偏见,都容易让我们形成刻板印象——它反映了某种夸张化的群体特质,将我们对某一群体的喜爱或厌恶合理化 。
奥尔波特指出,广泛性的社会偏见与社会结构和文化格局息息相关 。当社会的垂直流动性(每个社会成员被允诺潜在平等 , 被鼓励通过努力和好运实现向上流动)给社会成员带来激励与恐慌,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加速崩坏的情况下,那些对个人境况不满的人更容易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偏见 。“伴随着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而来的焦虑感增加,使得人们倾向于将恶化的处境归咎于替罪羊 。”在社会失范时期,人群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被感知的竞争会被夸大,不满之人由此产生敌对心态和攻击冲动 。奥尔波特认为 , 为了保持社会的核心稳固,大多数社会都会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鼓励公开表达对特定“女巫”群体的敌意,以此充当公众发泄情绪的安全阀门 。15世纪的欧洲社会和17世纪的马萨诸塞州公开鼓励人们猎巫即为先例 。
某种程度上来说,“X媛”是阶层流动焦虑下产生的偏见,这在一年前的“拼单名媛”争议中已初见端倪:“拼单名媛”的冒犯性在于用拼单消解了消费符号的稀缺度和区隔属性,僭越了社会等级秩序 。一年以后,这种越轨指控几乎原封不动地指向了“佛媛”和“病媛” 。利用本来纯良无辜的“人设”带货牟利遭到抨击,除了涉嫌虚假营销等非法行为以外,更重要的是戳中了人们对网红经济创造的“新贵”的敌视——网红经济让一些出身普通的女性可以直接用美貌和喜爱度对接资本,打破门槛实现阶层跃升 。抛开这个原因,我们几乎无法解释为何不直接称从事非法流量生意的女性为犯罪者,而是发明了“X媛”这个在道德情感上充满暧昧的标签 。
“佛媛”“病媛”的舆论发酵以及数位当事人的澄清提醒我们,大众传媒在促成和加深刻板印象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为此媒体应当对发明标签保持克制和谨慎,特别是在标签被错误地贴在社会弱势群体(比如年轻女性)头上时 。2016年,诺顿安全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000名接受调查者中,近半数在网上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辱骂或骚扰,其中30岁以下的女性所占比例高达76% 。许多研究发现,女性会为了避免受到谩骂而选择在网络上隐蔽自己 。与此同时 , 网络语言暴力会对受害者造成实际伤害,比如经历焦虑、压力、恐慌、缺乏自信和产生无力感 。当“X媛”的指控泛化为无差别攻击 , 女性将在自我审查的压力下丧失在网络上合法表达的自由,这比某几个树人设带货的网红大V更值得我们警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