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炒肉丝的做法 雪里蕻炒肉丝


雪里蕻炒肉丝的做法 雪里蕻炒肉丝


今日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意思是冬至过后,各地将进入最寒冷的时期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为了御寒,在饮食上主要以热汤蒸煮食物为主,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国人的最爱 , 此外,馄饨、汤圆、羊肉汤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冬至美食 。
雪里蕻炒肉丝的做法 雪里蕻炒肉丝
好吃不过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流行在冬至这一天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 寓意防寒保暖 。古人认为冬季耳朵容易受冻,饺子长相类似耳朵,吃饺子可以防止耳朵受冻 。
这一食俗还伴随着一个传说,据说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冬季大雪纷飞,他看见家乡南阳白河两岸的不少乡亲耳朵被冻烂,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 。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煮熟剁碎作馅料,之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 , 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祛寒娇耳汤”给百姓吃,老百姓服之后 , 冻耳朵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医圣的做法,由此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
虽然饺子外表长相一样 , 但馅料大有乾坤,不同地区的饺子馅料不一 。北方地区流行吃羊肉馅、猪肉馅、白菜大肉馅的饺子 , 主要以肉为主 。南方地区的饺子馅料更加多元,除了常见的猪肉白菜 , 还有番茄鸡蛋、虾仁、蟹黄、海参、鱼肉等有当地特色的饺子 。
冬至还有这些美食
冬至除了饺子,还有很多其他可以吃的美食 。
馄饨
在老北京人心中 , 冬至时期,除了饺子 , 馄饨也是主要的食物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里 , 冬天街面上馄饨小摊的画面难以忘怀 。这种馄饨讲究熬白肉汤作汤底,馅儿是精肉,佐料有冬菜、紫菜、虾皮等,现吃现煮 。
汤圆
冬至时期 , 南方流行吃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由糯米面包馅料做成的团子,在南方不少家庭,这种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互赠亲朋好友 。
杭州年糕
【雪里蕻炒肉丝的做法 雪里蕻炒肉丝】杭州人喜欢在冬至吃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 。当地人冬至当天三餐都要吃年糕,但三餐年糕各有不同,早上吃芝麻粉拌白糖年糕,中午吃冬笋肉丝炒年糕 , 到晚上了就是雪里蕻、肉丝、笋丝年糕汤 。
羊肉汤
雪里蕻炒肉丝的做法 雪里蕻炒肉丝
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 。相传,这一食俗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煮好的羊肉,大为赞叹,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如今这一食俗在部分地区还有所保留,每逢冬至,四川地区就迎来了喝羊肉汤的高峰期,人们认为喝羊肉汤可以暖身抵挡当地的湿冷环境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