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经典名句 徐霞客励志名句( 四 )


褚绍唐和吴应寿的上海古籍本认为“初九日早起 , 天色如洗 , 与王敬川同人兰溪西门 , 即过县前”(《浙游日记》)中的“兰溪”是“金华”之误 , 但徐建春(1986:130)撰文提出他们的《校勘记》中所说是错误的 。
这种种讹误之处是校读和翻译时 , 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 也应该在原文和翻译中直接体现出来 。
3.2 重视地名研究 , 分类阐说译介《徐霞客游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 就是该书记录了很多地名 , 而且这些地名大多都与其地质情况有关 , 尤其跟岩溶(或喀斯特)有关 。
《徐霞客游记》对喀斯特形态的描述使用了一些专有名词 , 都有较为确切的涵义 , 其中有部分属于当时使用的或约定俗成的 , 如石峰石山 , 也有部分是地方性地名 , 如飘山、飘峒等 。缪钟灵(1986:21-22)曾指出 , 这些专有名词一经徐霞客使用 , 就更具科学内涵 , 其中“石峰、石山、土山、坞、洼、飘峒(桂林西南地方性名称 , 飘指山 , 峒指坞或洼)、窞及石穴(指井状洞穴 , 底部常与地下河或地下水相连 , 相当于地下天窗或竖井)、眢井(苦干无水的井 , 相当于天然井、落水洞)、天生桥(指大型的穿透山腹的洞穴之上的穹形石体 , 云贵高原河流切割部分 , 形成天生桥的条件最好 。而《徐霞客游记》中常提到的石梁并非天生桥 , 而是人造石桥)、崩坑(自然塌陷形成的坑洞 , 在滇东常见 , 相当于现今之塌陷)、天池(也成天塘 , 喀斯特成因的湖)、潭(平原谷地中充水较深的洞穴)等等 。该文尤其指出 , 《徐霞客游记》对形成喀斯特地貌的解释 , 虽然深受时代的局限 , 但很多方面却是符合近代地质地貌学的原理 。
胡阿祥指出《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地名有这样一些特点:数量多 , 地域广 , 资料价值高 , 而且形象生动;围绕地名所作的研究非常广泛 , 探讨通名 , 解释专名 , 考原讹变 , 罗列别名 , 提示沿革 , 核定地望 , 描述实体 , 认识规律 , 总结经验(胡阿祥 , 1998:61-69) 。该文特别指出 , 徐霞客在地理学上最重大的成就 , 是关于岩溶地貌的考察 , 而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 , 他所厘定的一批岩溶地貌通名 , 如阱、眢井、盘洼、环洼、天池、伏流、天生桥等 , 定名科学 , 有的在地学中沿用至今 。而且 , 更为可贵的是 , 该文指出《徐霞客游记》对一些易引起误解的地名通名 , 或阐说含义 , 或对比分辨 。如庐山白鹿洞 , “五老峰前一山坞也”(《游庐山日记》);其实赣、湘等省的洞 , 多“乃山环成坞”(《楚游日记》);又广西的峒 , 亦不作洞穴解 , “石当山回水曲处 , 故曰峒”(《粤西游日记二》) 。农村的集市 , “贵州为‘场’ , 云南为‘街子’ , 广西为‘墟’”(《滇游日记三》) , 也随地而异则名称不同(胡阿祥 , 1998:64) 。
胡阿祥(1998:65)还指出 , 《徐霞客游记》还提到了不少非汉语地名 。例如“候夫龙英 , 因往游飘岩” , 徐霞客注释为:“土人名曰飘、峭 。所云‘峭’者 , 即山之称也”(《粤西游日记三》) 。飘(音 piǎ)、峭(音qiǎ) , 皆壮语“石峰”之谓 。而“又西转而下者一里半 , 有铺肆夹路 , 曰革纳铺”中 , 徐霞客注释为:“土音‘纳’俱作‘捺’ , 至是而始知所云‘捺溪’、‘倪捺’皆‘纳’字也 。惟此题铺名”(《黔游日记二》) 。可见 , 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 , 关键原因就它们与壮语地名的汉字写法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