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分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 。其形成历史由来已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侧重于对农时农事的指导作用 。关于“二十四节气”,古代农民为了方便记忆,编了个口诀表如下:
从口诀中不难发现,它包含了天文、气象和物候(即作物生长特征)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 。
何为“节、气”?首先,说“气” 。古代人认为天地之间存在气,各种物质也因有气而延续 。司马迁《史记.律书》中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简单直白地说“气”是往复循环的,开始于冬至 。
具体确定“气”的形式规律是这样的:古人把五天叫做一候,三候加在一起即十五天就是一“气”,那么全年刚好七十二候、二十四个“节气” 。
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处于核心地位 。
其次,关于“节” 。相对于“气”而言,就是把一年中气的运动当作一根直线,那么“节”即为在这根直线上画岀的刻度 。这就是好比有了一把尺子,分成二十四格,利于人们来测量“气”的运行 。
【何为“节气”】“节”是节度尺,掌握着“气”的运动,也是一种标杆 。
“节”、“气”如何分的?总体来说,一年称一元之“气”,一分为二,代表了阴阳初分开,分别是春分(阴消阳长)和秋分(阳消阴长) 。所以,有人说“年怕中秋,月怕半”,就是这个道理,过了“中秋”,一年的一半就过去了 。
具体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分清的呢?看清下表就知道了 。
各十二(节、气)个 。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冬月:大雪、立冬
腊月:小寒、大寒
从上表分清后,就知道是一种人为划分的时间节点,把一年中的温度、降水和光照长短等影响作物生长因素标注了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古时一开始的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即按照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 。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种不适或不能完全单独反映太阳的运行周期 。
基于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社会,就有必要产生一个新的农事历法,从而能严格地根据太阳的运行变化安排生产 。所以,有人说是“阴阳历”的补充部分 。
具体分法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360度,每隔15度就是一个节气 。
故此,二十四节气是遵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位置来划分的 。
如何形成的呢?人是一种高智能动物,会思考,也会利用自然现象结合太阳运行规律给自己制定一个方法,从而用时间性去开展生产活动 。
最早使用时为战国时期,后来经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记”中就有了记载,诸如:四立、二分二至的八个节气名称 。
到了秦汉年间,针对农业的这个二十四节气就完全确定了下来 。其中淮南王刘安组织修撰的《淮南子》一书中的记录就和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一样的 。
真正成为历法是在公元前104年时,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 。
鉴于此,二十四节气是一个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过程 。有了它,农事生产就有了规律可循,再也不用凭感觉做事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岀现的根本原因 。
值得注意的地方?“二十四节气”名称中有反映温度、大小暑、大小寒;有反映昼夜长短的两分两至(分:昼夜平分,至:白天或夜里最长的一天);也有反映天气的:雨水、清明、霜降、大小雪等 。另外还反映了物候,比如惊蛰(蛰伏的虫子被春雷惊醒)和小满(作物籽粒开始灌浆渐饱满) 。
推荐阅读
-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
- 为什么要把农历这二十四节气分的如此清楚呢
-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 二十四节气中何为节何为气
- 肝脏这个“傻大个”怕什么
- “返乡人员”具体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 为什么会“明天见”
- 李广射虎文言文翻译 李广射虎注释及翻译全文
- 面团的“三次醒发”到底是什么意思
- 坐月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