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族,因为不能教育好自己家族的人反而能教育好一国之民,这是从来不会有的事情 。所以,君子不出家门而能施教于国民 。孝顺,是侍奉君主的原则,尊兄,是侍奉长官的原则,仁慈,是控制民众的原则 。《康诰》中说:“像爱护婴儿那样 。”诚心诚意去爱护,即便不合乎婴儿的心意,也相差不远 。不曾有过先学养育孩子再出嫁的人呀!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是这样 。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决定国家 。尧、舜用仁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实施仁爱 。桀、纣用暴政统治天下,百姓就跟从他们残暴不仁 。他们命令大家做的,与他自己所喜爱的凶暴相反,因此百姓不服从 。因此,君子要求自己具有品德后再要求他人,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再要求他人不做 。自己藏有不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恕道的行为,却能使他人明白恕道,这是不会有的事情 。因此,国家的治理,在于先调整好家族 。《诗经》上说:“桃花绚烂,枝繁叶茂 。姑娘出嫁,合家欢快 。”只有合家相亲和睦后,才能够调教一国之民 。《诗经》上说:“尊兄爱弟 。”兄弟相处和睦后,才可以调教一国的人民 。《诗经》上说:“他的仪容没有差错,成为四方之国的准则 。”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谋其位,百姓才能效法 。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调整好家族 。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tì),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 。所恶(wù)于上,毋(wú)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hào)好(hào)之,民之所恶(wù)恶(wù)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pì),则为天下僇(lù)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监(jiàn)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
【译文】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因为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 。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模范作用 。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厌恶在我之后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前的人,厌恶在我右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左侧的人交往;厌恶在我左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右侧的人交往 。这就是所说的模范作用 。《诗经》上说:“快乐啊国君,你是百姓的父母 。”百姓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 。《诗经》上说:“高高的南山啊,重峦叠嶂 。光耀显赫的尹太师啊,众人都把你仰望 。”统治国家的人不能不谨慎,出了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杀掉 。《诗经》上说:“殷朝没有丧失民众时,能够与上天的意旨相配合 。应以殷朝的覆亡为鉴,天命得来不易啊 。”这就是说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
推荐阅读
- 圆觉经原文白话文 圆觉经原文及译文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简短
- 孙子兵法翻译及原文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
- 端午古诗的意思翻译 端午节最简单的诗
-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全文完整版
- 老残游记赏析 老残游记自序翻译
-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 庄子至乐原文及翻译注解
- 明季北略卷二翻译 明季北略翻译分享
- 唐才子传白居易翻译 唐才子传白居易传翻译及注释
- 结绳而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结绳而治文言文翻译及俱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