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点病如何防治

什么是柑橘黑点病柑桔黑点病,是柑桔树脂病在叶片和果实上的一种表现,是目前柑桔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柑桔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商品价值 。
柑橘黑点病的病原为柑橘间座壳菌,属子囊菌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属于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拟茎点霉菌 。
柑橘黑点病危害症状【柑橘黑点病如何防治】不同生长阶段侵染的结果,有三种表现形态:
(1)流胶枝枯型 主要侵染主干枝梢
(2)黑点砂皮型 主要侵染叶片,果皮
(3)果实褐色蒂腐型 主要发生在采后贮藏期的柑桔果实上

柑橘黑点病如何防治


发病条件和时间柑桔黑点病病菌一般在枝干上增殖,形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多雨期,温度20-28℃时随着风雨传播 。病枯枝为主要侵染原,一般初发生在5-10月,高峰期在6-7月 。
柑橘黑点病如何防治?(一)农业防治
消灭侵染源:清除死树,及时剪除枯枝,尤其是要剪除属于重要传染源的粗枯枝,并带出园外烧毁 。
改善环境:通过疏树、疏枝,整枝修剪,增强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清沟排水,防止园内积水,降低桔园湿度 。
合理施肥:要增施有机肥,做好配方施肥,氮、磷、钾比例应控制在2:1:2,不宜偏施氮肥 。
设施栽培:对有条件的桔园,可采用避雨设施栽培 。同时要注意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做好抗旱、防冻防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