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 音译?

【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 音译?】[导读] 把“父亲”喊作“大(da)二声”或者“大(da)四声”的习俗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和苏北地区 。关于此习俗的由来并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既然没有正史记载,就可能是民间口口相传而成 。那么这种叫法是从何…
把“父亲”喊作“大(da)二声”或者“大(da)四声”的习俗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和苏北地区 。关于此习俗的由来并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既然没有正史记载,就可能是民间口口相传而成 。那么这种叫法是从何而起又是怎么传播的呢?我们就以这种叫法西起陕西东至苏北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来分析一下 。
就从西周最后一代天子周幽王说起吧,周幽王本来的王后是申后,申后本是申国申候之妹,生子宜臼,立为太子 。后来因幽王宠幸褒姒,便废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这便引起了申候的不满,便勾结西戎攻入镐京(今陕西西安),杀了幽王和太子伯服,扶正太子宜臼并登王位,即后来的周平王 。随着镐京和周边地区被西戎所占,迫使平王东迁,西周灭亡 。

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 音译?


平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因秦襄公护驾有功,被封为诸候,可周平王是逃难至此,又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奖赏秦襄公,只好说“如果你有能力把镐京一带的失地从西戎手里夺回来,那就归你吧” 。后来经过数年的努力,秦襄公把西戎尽数赶出了中原,收复了失地 。
估计就是在西戎盘踞在镐京的数年间,“大”这个称呼才流传于陕西民间的因为不管是《左传》还是《东周列国志》或者其它一些史料中都不曾出现”大”这个称谓 。《礼记?王制篇》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所谓五方就包括华夏民族以及周边的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以此分析“大”可能是西戎的发音,在西戎统治陕西的数年间“大”这个称谓便广为流传了 。
“大”这个称谓由西向杂的流传,得益于中国几次人口大迁徙最著名的一次人口迁徙便是“明初大移民”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经过多年战乱的中原地区己是地广人稀,出于恢复农耕、发展经济和使人口均衡的目的,朱元璋颁布“四口之家留一人,六口之家留两人,八口之家留三人”的移民政策,从陕、山等地迁向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苏等地的移民人数就多达百万之众 。
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 音译?


这些迫不得已的移民百姓肯定是本着就近落户的心理自西向东而去,所以自河北、河南、安微、江苏逐渐减少,或许由于长江的隔阻没有人或者极少数人移民至江南等地 。
随着移民的大潮一起传播的还有风土人情和一些语言特征 。“大”这个称呼于是乎就传播开来 。
揉和各地方言的发音特点,“大”的声调也不复统一了大量的移民和原居民杂居,这种条件下,移民带来的和原居民自有的风俗、方言、习惯相互磨合,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当地文化 。“大”的声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起了变化的,从二声到四声又到三声,这都属于和当地方言磨合特点 。
为什么有些北方地区管爸爸叫“哒” 音译?


不管怎么说,喊“爹”“爸爸”还是“大”都是对长辈的尊称,随着时间推移使用“大”这个称呼的人群会越来越少,这个具有特色的称谓,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