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养生小常识】1、不要食生姜
姜性热 , 味辛辣 , 在秋天如果多食生姜 , 容易秋燥而导致咳嗽 , 从而伤神 。 秋天吃多了生姜最易伤肺上火 , 从而出现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应 , 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 所以 , 秋天应该少吃生姜 。 但是 , 秋不食生姜也不是绝对合理的 , 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
2、不能吃火锅
秋天吃火锅 , 应多搭配青菜、菇类一同涮食 , 不要过多地涮肉类 。 秋天也不宜多吃狗肉 , 狗肉热量大 , 容易上火 。 特别要注意的是 , 在涮火锅时千万不要同时喝茶 。 茶叶中含有的鞣酸与肉类中的蛋白结合后会形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 , 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 , 容易导致便秘发生 。
3、不能吃辣椒
秋季多吃辣椒会使人燥热、上火 。 首先 , 过量食用辣椒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 , 严重的会使消化道出血 , 或者诱发胃溃疡 , 还会造成大便干燥 。 此外 , 过量食用辣椒易导致皮肤生成深部脓疮 , 影响面部容貌 。
所以 , 患有胃溃疡、食道炎、痔疮的人 , 以及阴虚火旺 , 经常便秘、长痤疮的人要慎吃 。
秋季不同时候进补的原则
1、初秋:清补为上
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 , 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 , 并调理脾胃功能 , 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 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
2、仲秋:和中为要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 , 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 。 另外 , 饮食应走中庸之道 , 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 , 饮食要定时 , 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 , 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
3、晚秋:益气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 , 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 , 因肺主气 , 又为娇脏 , 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 , 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 。 在加强营养 , 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 , 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 , 并忌生冷 。

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及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 , 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 , 秋燥之气易伤肺 。 因此 , 秋季饮食宜清淡 , 少食煎炒之物 ,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 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 , 如广柑、山楂等 。 适当多饮水 , 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 晨起可以粥食为主 , 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 , 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 , 以健身祛病 , 延年益寿 , 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 , 瓜果也不能过食 , 以免伤及肠胃 。 另外 , 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 , 保护脾胃 , 多进温食 , 节制冷食、冷饮 , 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强身健体
秋季天高气爽 , 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 。 在此季节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 , 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 。 秋季要早睡早起 , 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 , 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
秋季气候干燥 , 早、晚温差较大 , 是一些细菌、病毒繁殖与传播的有利条件 , 随着干燥的灰尘 , 一些细菌、病毒在空气中飞扬 , 常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 是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高发时节 , 因此 , 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加强保暖 , 做好预防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