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接盘侠也有春天
2022年楼市开年大戏,即将上演。
证券日报消息说,房地产并购贷不再计入三道红线,有部分央企、国企正在接触核心城市优质项目,买卖双方暗流涌动。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风险房企们终于迎来救星,不是别人,这次的拆弹专家正是国家队。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招商蛇口。
1月13日招商蛇口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并购)完成注册,总额30亿融资里,有15亿用作“支持产业内协同性较强的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笔钱的用途就是:
捡漏
这是央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后,第一单用途与并购有关的票据融资工具。
当然招商也充分考虑到了风险,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拿去并购,票据融资里的12.9亿,被用作2021年8月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股债收购。
招商蛇口给当下楼市提供了最重要的东西:
信心
对于那些有资金、有野心的国家队来说,会从三个方面审视民营房企的质量:
一、融资情况
楼市下行周期里,很多开发商都会拿项目进行再融资,导致资金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比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一个项目超额融资的情况。
所以超融的项目越少,房企成色越好,央企同样的资金,能入手的优质项目就越多。
二、资产匹配程度
国企央企背景的开发商差别很大,尤其是第一梯队的中海、保利、华润、招商蛇口、中国铁建、金茂等企业,效率和管理都已经非常现代化,意味着不会闭着眼睛撒钱。
它们必然会寻找在企业氛围、运维管理上最匹配自己公司的民营房企,进行联合。
比如说一个以刚需产品线为主的国家队房企,遇到近期定位高端、豪宅为主的民营房企,就不一定能看得上。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一个融资成本低、强调财务稳健和精细化运营的国有房企,会慎重地测评主打高周转策略的民营开发商。
三、价格
遵循当下市场公允价格,是国资下场捡漏的前提。
一个楼市项目所处的地段、交通配套、存量货值、居民购买力,综合形成一个相对公允的价格。
对于国资和民营来说,开发商各自有算账的方式,能否达成平衡,就看民企开始对资金的渴求程度,以及国资内容内审的松紧了。
一场国企、央企并购优质民营房企的大戏,近在眼前了。
1月18日发改委例会上,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说:
个别高杠杆房地产企业因自身经营问题发生境外债违约事件,导致中资境外债市场房地产板块出现短暂恐慌情绪,这属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不会影响中资境外债市场的整体功能。
这说明风险企业首先是个案,不会影响楼市全局。
国资陆续参股少数民营开发商,充其量也是锦上添花,真正摇摇欲坠的极少数,是不值得救的。
表面上看,当下楼市捡漏的机会很多,实际上市场再也回不到三四年前的高点了。
檀热点|有救了 国家队出手!| 万科

高周转谢幕 并购潮开启
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2021年12月20日,央行银保监会就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银行重点支持优质项目收并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