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日常行为心理分析( 五 )


我依然很平静的跟她说:“他拿了你的东西, 你有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 如果你打不赢他, 可以选择转身离开, 不要你的东西 。 第二, 如果你认为可以打赢他, 而你又很想要回你的东西, 那你就把你的东西抢回来!你选择哪一种?自己决定”然后, 我就离开了, 依然远远的看着 。 我想她如果逃避的话, 我就把她带回家, 鞋子就不要了, 让她长一点记性 。
我看到女儿止住了哭声, 思索了一下, 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 用力去抢自己的鞋子, 男孩不肯松手, 结果女儿抢的时候居然把他拖到了地上 。 其实因为我们很重视孩子的体能训练, 女儿的体力是明显超过同龄孩子的 。 这时男孩就大哭起来 。
女儿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 鞋子已经到手, 却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 我就走过去, 对她说:“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 你可以选择离开, 也可以选择继续玩儿滑梯 。 ”“我选择继续玩儿!”女儿的语气变的坚定起来, 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 自信了很多 。
再次玩的时候, 女儿把自己的鞋子照顾的很好, 只要小男孩一靠近, 她就紧紧的护住鞋子, 以防再次失去, 看起来很有意思 。
看看时间不早了, 我带她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 我说:“你今天做的很棒, 通过努力拿回了鞋子 。 ”
“是的, 我抢鞋子的时候, 他哭了, 哭没有用!”,
“说的对!哭没有用, 你有没有看到当你在那儿哭的时候, 那个小孩还想打你?”
“看到了!”
“所以当你哭的时候, 别人不但不会还给你鞋子, 还会觉得你很软弱, 想打你 。 是不是?”
“是的”
“可是当你变强了, 拿回鞋子的时候, 他却哭了 。 对吗?”
“对!”
“这说明, 你必须要强, 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鞋子, 才不会被欺负 。 对吗?” 。 。 。 。 。 。 。
在这件事中, 我固然可以教孩子所谓的“博爱和慈悲”, 让她用“爱的眼光”对待世界, 但是她真正学会的是什么呢?当你能够看清别人缺点的时候, 你选择了无言, 这是宽容;当你能够轻易击垮对手的时候, 你选择了无为, 这叫慈悲;当你能够毁灭敌人的时候, 你选择了原谅, 这叫博爱 。 但是如果你根本就是无知, 根本就是无能, 完全不是对方的对手, 你说你宽容, 你说你博爱, 这只是虚伪和逃避而已, 是一个阿Q 。
可现在的很多母亲, 却把无知, 无能和逃避, 虚饰为博爱和宽容 。 还对学堂培养孩子们判断力, 长见识的课程;对于增强孩子们竞争力的教学内容表示批评, 这实在是很荒唐 。 难道闭上眼睛, 这世界上就不存在悬崖了吗?(甚至有一位“爱心妈妈”以此为理由, 把自己在学堂上学的孩子,还是一个小男生转走;去了一个编织虚幻梦想, 过于女性化的“爱心学堂”培养爱心去了) 。
我看到很多孩子之间的一些竞争行为, 根本不会伤害孩子, 赢了输了其实都无所谓 。 但是往往大人很喜欢出面“帮孩子解决争执”, 为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 。 首先这是家长很不自尊的表现, 以大欺小, 对于别的孩子是很不公正的 。 其是损失更大的是你的孩子, 你成功的用这种无礼的行动告诉他:“你很无能, 你根本没有本事解决自己的问题!我才是最强大的!”这多愚痴呀!可为什么家长都喜欢做这种自伤伤人的事情呢?孩子之间的一些矛盾和冲突, 就是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 大人们可以引导, 但是绝不能介入或回避, 这样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 。
五、教育在平常的一点一滴
每天早上的起床穿衣是个大麻烦, 时值冬季, 衣服穿得比较复杂 。 让一个三岁小儿穿好绝非易事 。 先生说, 让孩子学会扣一个扣子, 比背一段唐诗, 学一段英语更重要;动用的大脑神经系统, 比去读书认字要大的多;也更加锻炼她的能力 。 所以早上的穿衣, 她必须一个人完成 。 有时我实在看不下去, 忍不住帮她一下, 结果第二天她就不干了, 等着我来做 。 所以后来我干脆不管她, 最多在旁边看看她笨拙的穿衣服的样子, 如果她在那里发呆, 或者没有努力去做, 还会被我打手板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