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36年?50年?68年,从三个历史性时点看八大名酒

1952年9月 , 在金秋的北京 , 中国酒业迎来了迄今为止最宏大、最重要、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评比——第一届全国评酒会 。
在本次评酒会上 , 茅台酒 , 泸州大曲酒 , 汾酒 , 西凤酒 , 绍兴加饭酒 , 张裕金奖白兰地、张裕红玫瑰葡萄酒和张裕味美思红葡萄酒脱颖而出 , 被命名“中国名酒” 。 从此 , 开启了中国酒业的八大名酒时代 。
企业|36年?50年?68年,从三个历史性时点看八大名酒
文章图片

70年来 , 八大名酒走过了一个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历程 。 回看过去 , 我们选取了八大名酒诞生36年、50年和68年三个历史性时点 , 总结中国名酒的发展历程 , 展现酒之大者的价值与责任 。
36年:告别计划调拨时代
1988年 , 对中国酒业来说 , 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
彼时 , 经过改革开放10年的大发展 ,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进步 ,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
为了解决烟酒价格中存在的问题 , 推行价格改革 , 运用价值规律指导生产、调节供求、引导消费、节约粮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1988年7月16日 ,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做好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烟酒价格工作的通知》(国发〔1988〕44号)文件 , 决定放开名酒和名烟的价格 。 随后 , 国家物价局公布了茅台、泸州老窖特曲、汾酒等名酒的调整方案和要求 。
自此 , 名酒的价格从国家定价转向市场调节 。 在当时 , 这不仅是价格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 还激发了酒企的活力和生产积极性 , 使酒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市场供应大量增加 。
值得关注的是 , 到1988年 , 中国的葡萄酒与黄酒也实现了产业突破性的发展 。 黄酒方面 , 已成功实现机械化生产 , 由此带来的改革不仅大大增强了黄酒人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信心 , 也推动了黄酒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档次的提升;葡萄酒方面 , 在以张裕为代表的葡萄酒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 葡萄酒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 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逐步提高 。
时至今日 , 名酒价格的放开与提升对酒业的发展仍有深远影响 , 特别是为后来开启市场化竞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让“计划调拨时代”成为历史的同时 , 多次改写名酒的“霸主”排名 。
可以说 , 通过价格市场化等手段的刺激 , 八大名酒中的代表企业们 , 大多数已成为细分品类的行业龙头 , 并在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打破价格天花板 , 催生高端化、次高端产品的诞生 , 并让“提价”成为酒业发展的常态 , 最终推动酒业纵深发展 , 释放名酒价值 。
50年:开启酒业“黄金十年”
经过50年的积淀后 , 到了2002年 , 八大名酒引领的中国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迎来了产业上行发展的“大周期” , 后来被称之为“黄金十年” 。
据统计 , 2002年-2011年间 , 我国GDP年均增长10.7% , 远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增速 。 尤其是在2010年 , 我国赶超日本 ,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赋能下 , 酿酒产业各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上缴税金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 创造了平稳增长的可喜势头 , 尤其是白酒行业 , 增速最为明显 。
数据显示 , 2011年 , 我国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6.67亿元 , 同比增长40.25%;实现利润总额571.59亿元 , 同比增长51.91% 。 其中 , 净利润较2004年增长3.08倍 , 9年间复合增长率达23.7% 。
企业|36年?50年?68年,从三个历史性时点看八大名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