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在什么地方,汉丰湖在什么地方

【垓下在什么地方,汉丰湖在什么地方】大概在彭城东南部,彭城已经被刘邦的骑兵统领灌婴攻占了,大势已去垓下之围彻底消灭残军 。

垓下在什么地方,汉丰湖在什么地方


垓下古战场遗址,是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之地,遗址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 。
楚汉迷,可以接着往下看,一起探讨楚汉战略 。
项羽在秦汉时期,军事无双,无人能敌,很多人都认可,但不是简单的勇战,智谋运用却一点不差,没智谋,再勇,又如何3万败30万,3万败56万,只有真正的智勇双全,才能做到 。
还有项羽可没什么妇人之仁,鸿门宴是后人对项羽失败后,而一厢情愿的揣测 。项羽权谋之术也是过人的,项梁一死,项羽可是被打倒了,手上已无兵权,没点权谋之术如何夺兵权,权谋之术不高,夺兵权如何如此轻松 。而且项羽已经做到他要得到的顶点,做了想做之事,权谋之术如何差,何有妇人之仁 。(影视剧情罢了)
至于最后失败,那是战略定位上的失败,其战略定位那是和其出身相关,正是其出身造就了其战略定位,别老拿现在的上帝视角,以现在的认知去说当时的人物 。要以当时的人物背景,其会有什么想法,做不同的事会有哪些连锁反应 。
垓下在什么地方,汉丰湖在什么地方


关于《垓下之战》的经典之处
首先应当是对于大战役层面和构成战役的一场场战斗间关系的基础认知,每一场战斗的目的都是为了战役的整体战略目标服务的,诸如破城、瘫痪指挥系统、断粮、合围、追击歼灭有生力量……在单次接战中杀敌三千或者五千的差别远远不及发起这次战斗的战略目的的重要性 。这种关系正如将领陷阵是为一场战斗的大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激活成就百人斩、七进七出 。
具体到垓下之战,清楚明白的战果是韩信的所有战略目标都实现了 。发起垓下之战时的目标是乘楚军疲敝之时聚集优势兵力形成合围,一战歼灭楚军主力,这从战前调度和战术布置上应当不难看到 。而韩信不仅漂亮地实现了战略目标,更是彻底结束了楚汉战争,应当算超额完成任务 。
【击杀敌军统帅从来不是在战略层面可以寄予很高期望的事情】 。考察项王这边,战役开始时已失去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这是之前战略部署政治方略等一系列问题所致,是以对于战果的预期值应当是很低的 。但即便如此,1:4左右的劣势兵力下被一战全歼、主帅战死仍然不是一个能看的成绩 。注意到汉军的战前调度也并非一蹴而就的,项王是有一定的应对空间的,而几害相权取其轻,最终在垓下进行一场决战说明项王认为这场战役是多多少少有胜机的,没有主帅会去打一场自认为会全灭+战死的战役【绝命突击之类是战术层面而非整体战役】 。这场战役,韩信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最优战果,项王这边是可能发生的最差战果,即便是将战前预期考虑进去,这一战也是韩信胜了 。
垓下之战是一场战前就已经胜负七分注定的战役,但这并不足以掩盖其中体现的指挥才能 。冷兵器时代受制于部队机动力、指挥系统传递效率、兵员杀伤效率等,歼灭战是极其难以实现的,分兵合围是极具风险的事情,对手越强风险越大 。这也是长平的特殊地位所在——大兵团决战、兵员素质不低、人数相差不大却打出了完全的歼灭战果 。至于对手是军事天才、大兵团情形,能顺利实现战术合围从而一口吃掉对手的,整个战史上也是一下独此一家 。
垓下之战,韩信在自己能拿到的分数中拿到了满分,而项王在答一份难度系数极高的卷子时未能拿到分数 。第一次接战中汉军的却、不利可以看做项王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解法、过程,然而所有没有实现任何战术目的、战略目的的局部胜利都是无价值的,体现在战果上就是没有得分 。指挥才能是体现在顺利实现战略战术目的,而不是说任何情况下能赢下每场战斗就叫指挥天才,后者叫开挂 。能对各种战场情况有预判和预案、多战多胜尽在掌握更体现指挥艺术 。败而不乱、军容严整可是历代对于治军的极高评价,而在这种情形下甚至能就地反杀的则更是名将风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