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年报风云 | 房企的“诺曼底”( 二 )


来源:罐头图库
对于郁亮的道歉和检讨 , 一位投资者表示 , 当“环境不好、行业艰难”成为企业解释业绩下滑的通用话术后 , 郁亮直面问题的态度让人敬佩 。 此外 , 郁亮还自愿放弃其2021年度全部奖金 , 万科在职的8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获得的税前报酬 , 也整体同比下降了一半 。 有行业人士表示 , “万科的管理层为了解决第三次净利润下滑 , 已经拼了” 。
值得注意的是 , 万科今年的工作任务有八个字——“止跌企稳 , 稳中提升” 。 同时 , 万科在业绩会上表示 , 去年出现的减值、投资收益临时波动或非正常下滑 , 在2022年这些因素出现的概率会非常低 , 对于净利也是能够做到心中有底 。
有专家解读认为 , 这番话的言外之意是 , 万科净利的“底”已经到了 , 从管理层的信心来看 , 2022年企稳回升或是大概率事件 。
靠什么“反弹”?上市公司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 出现短期业绩波动是正常的 , 重要的是找到问题并快速解决 。 1995年时值国家宏观调控 , 房地产过热的情况遇到遏制;2008年恰逢国际金融危机 , 房地产市场一片低迷 。 万科在这两次行业震荡中通过解决短板、快速行动 , 第二年就快速回到良性发展上 。
2021年地产行业面临的巨大变化 , 与1995年和2008年亦有些相似 。 作为一家穿越数次周期、几乎历经了中国上市公司制度演变的企业 , 万科在面对此次周期 , 靠什么能“反弹”回到增长轨道?
首先 , 万科并没有致命问题 。 此轮行业调整 , 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房企高负债和泡沫的调控 , 多家房企爆发的危机也大抵相同:融资环境收紧 , 企业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债务逾期 , 引发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评级的下调 , 环环相扣从而更难进行融资 。 对于万科而言 , 根据2021年财报 , 从净负债率、融资成本、信用评级、经营性现金流等多个核心财务指标来看 , 万科当前的财务状况仍稳健安全 , 此次同期宣布的50%高比例分红 , 也印证了万科财务状况的良好 。 相对于部分同行资金流动性上的困局 , 万科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毛利率的持续下滑 , 但仍有时间和空间去解决 。

来源:罐头图库
其次 , 万科进行了对症下药 。 为稳住毛利率水平 , 郁亮提出 , 要以开发经营本部为主导 , 推进“一盘棋”建设 。 此做法的内在意义是 , 要避免过往各城市能力分散、操盘表现不稳定的问题 , 从而提高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 郁亮提到的第二个行动 , 是要严格投资管理 , 投资向市场更为稳定、团队操盘能力更强的区域集中 。 此信号很明显 , 通过大力抓投资管理 , 减少“地买贵了 , 价卖低了”的情况 , 从根源上提振毛利率水平 。 可以说 , 此两个行动既有针对性 , 也能够实际落地执行 。
与此同时 , “天气”正在逐渐放晴 。 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 , 央行、银保监会等有关部委对房地产行业已有近10次的正向吹风 。 3月份 , 金融委会议也要求 , “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 , 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 并获得五部委联合发声响应 。 而从行业基础来看 , 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一个超过10万亿级的市场 , 伴随城市的发展 , 居民工作生活需求不断多样化 , 围绕不动产的相关需求创新还会越来越多 。
然后 , 万科的发展资源“底气”仍然很足 。 郁亮在业绩会上提到 , 万科开发业务仍将保持在行业的第一阵营 , 还拥有足可满足未来2-3年的开发需要的在建资源、土地储备和旧改项目 , 并有7100亿元的已售未结收入(2021年结算收入的1.6倍)作为未来盈利支撑;经营服务类业务表现良好 , 物业、物流、长租公寓等业务 , 去年为万科贡献了超400亿元收入 , 高速增长下 , 将逐步形成新的利润蓄水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