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 最后一句诗也是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思想:我仍然是非常高洁的 , 因为这不需要你们看得出来 , 你们看不出来 , 它也仍然像梅花的香气一样 , 暗香浮动 , 沁人心脾 。
这是一首非常有逻辑思维的一首诗 。尽管诗歌创作不需要逻辑 , 但是 , 我一直强调 , 中国的诗歌创作 , 它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
像你提出的那种“数理”问题 , 确确实实在中国诗歌创作当中 , 是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艺术特色的一种体现 , 很多的诗歌都运用了数字 , 丰富了语言艺术的形象之感和数据之感 。
但我们对诗歌艺术中的数字要正确的解读 ,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解读这些数字 , 就会把“诗无达诂”的欣赏 , 变成了对诗歌艺术欣赏的误读误解了 , 这也是对诗人的误读和误解 , 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
【我觉得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数理上有问题,呢】我们阅读诗最好的办法 , 还是要通过对诗歌作品的语言本身 , 以及它在诗歌作品中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 , 读诗最切忌的就是对诗歌只做字面的理解 。
诗歌有一个艺术特色 , 就是要透过字面去加以合理的想象 , 只有属于合理想象的欣赏 , 才属于正常“诗无达诂”的艺术欣赏 。否则就是对文本一种的误读了 。
比如说高适的诗《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的不是春天 , 写的是雪 ,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把这两句诗作为描写春天的诗来引用和欣赏的 , 但是他的欣赏是合理的 。
因为这两句诗是可以互补的 , 既然把冰雪比喻为春天的梨花 , 那么 , 春天的梨花当然就像雪一样的美 。这也是一个“诗无达诂”问题 , 这是一种正常的正确的阅读与欣赏 。
但是反过来说 , 我们把这两句诗本来描写雪的比喻当做春天 , 应用到高适原来的诗当中 , 那当然就理解错了 , 是严重的误读 。
数理上的确有问题 , ”独“具有唯一性 , 不能说数个是独 。
王安石是北宋名相 ,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诗人 ,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这首诗时是第一次被贬金陵时所作 , 这首咏《梅花》是一篇佳作 。想来可能因他位高权重 , 文才又高 , 诗作一成还来不及推敲修改 , 就被人传诵开了 。
很多人说数就是独 , 不矛盾 , 但我还是认为逻辑不顺 , 也许是我对“独”字的含义理解错误 。《辞海》上说独字的含义 , 摆在首位的 , 第一层的含义是“一个” , 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数枝 , 至少在我的谁知范围 , 这个数理关系是不通的 。
我们先看看全诗: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唯有暗香来 。
墙角边一树梅花 , 不惧冬天的寒冷独自绽放了 。远远地就知道(那是白梅)不是雪堆 , 因为有一阵阵幽香传来(雪是无味的 , 是梅花才有香味) 。
推荐阅读
- 我的二哥二嫂中曲慧敏结局
- 挽回爱人的锦囊妙计在这里 怎样挽回爱人的心
- 我的二哥二嫂李英姿结局
- 火腿肠怎么做好吃,火腿肠加面怎么做才好吃
- 烧水器80度的水能喝吗
- 为什么蛋糕做出来不蓬松,为什么我做的蛋糕总是发不起来
- 米浆做好吃的
- 耳机上面为什么要标L/R左/右,如果我不按照它上面写的戴是不是音效会不同
- 麻烦各位网友,我家房间靠近火车站,怎么样降低噪音,万分感
-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